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去偷面包,她會在饑餓中死去嗎?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去乞討她會在寒冷中死去嗎?不會。她乞討的錢極有可能比賣火柴的錢多。因為人們不需要火柴但需要去同情和被同情,需要去愛和被愛,需要去包容和被包容,以看到自己的價值。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選擇偷和乞討,選擇了用幻想取暖。她為什么選擇用幻想取暖?我想,是否是因為她太善良。-01-善良的人寧愿幻想也不允許良心有染善良的人"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去偷面包,她會在饑餓中死去嗎?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去乞討她會在寒冷中死去嗎?不會。她乞討的錢極有可能比賣火柴的錢多。因為人們不需要火柴但需要去同情和被同情,需要去愛和被愛,需要去包容和被包容,以看到自己的價值。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選擇偷和乞討,選擇了用幻想取暖。她為什么選擇用幻想取暖?我想,是否是因為她太善良。-01-善良的人寧愿幻想也不允許良心有染善良的人...
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去偷面包,
她會在饑餓中死去嗎?
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去乞討
她會在寒冷中死去嗎?
不會。
她乞討的錢極有可能比賣火柴的錢多。
因為人們不需要火柴但需要去同情和被同情,
需要去愛和被愛,需要去包容和被包容,
以看到自己的價值。
賣火柴的小女孩,
沒有選擇偷和乞討,
選擇了用幻想取暖。
她為什么選擇用幻想取暖?
我想,是否是因為她太善良。
善良的人都有壹個強大的超我,
超我壓抑著本我、自我。
本我餓了,自我想去偷,
超我不允許,那是違背良心和道德的;
本我恨了,自我想表達,
超我不允許,那也是違背良心和道德的。
所以超我選擇幻想,選擇寧死不屈。
生病的人,多數(shù)生的是善良病。
病得越重,越善良。
這類病人,有壹顆非常高貴的心。
他們壹生都在照顧別人,
沒有機會照顧自己。
他們是那些有強迫傾向的人,抑郁傾向的人,
是那些被診斷為強迫癥的人、抑郁癥的人、雙相的人,精神分裂癥者。
是那些有責任心的人、希望世界美好的人……
他們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他們都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壹樣,
用幻想取暖。
善良永遠值得尊敬。
這里不討論應不應該善良,
而是討論為什么說病得越重的人越善良。
善良的人為而愛而活,為好而活。
他不愿看到母親的壞,他人的壞,
或者世界的壞。
在他嬰兒的時候,
他就克制自己,
不對母親的軀體發(fā)生據(jù)為已有的攻擊。
克萊因認為,
母親的軀體充滿豐富的牛奶、食物等,
母親的軀體是財富,嬰兒對母親的財富,
壹方面嫉妒它、仇恨它,想把它據(jù)為已有;
壹方面感恩它。
嬰兒用咬的方式去剝奪母親的這些財富。
許多母親都有被嬰兒咬乳房的經(jīng)歷,
有些母親經(jīng)歷的多些,
有些母親經(jīng)歷的少些。
那些經(jīng)歷少些的母親的嬰兒,
很少用咬的方式去剝奪這種財富,
他們多用吮吸的方式。
咬會讓母親痛疼,吮吸則是滋養(yǎng)。
在嬰兒的眼里,
乳房被分成兩個乳房,
壹個是好乳房,壹個是壞乳房;
好乳房及時滿足它,讓他不饑餓,
壞乳房讓他饑餓,虛空、無力。
再長大些,
媽媽被分成兩個媽媽,
壹個是好媽媽,壹個是壞媽媽;
好媽媽讓他滿足,壞媽媽讓他受挫。
自己也被分成好我和壞我。
去愛和被愛的就是“好我”,
破壞性的就是壞我。
那些少咬的嬰兒,
更多的將“好我”投射給“好媽媽”,
使“好媽媽”也認為“媽媽好”“嬰兒好”,
也就是使外部客體認同嬰兒,
來保護“好媽媽”不受“壞我”破壞或攻擊。
那些多咬的嬰兒,
更多的則將“壞我”投射給媽媽,
以擺脫“壞我”,
或者以增加力量攻擊“壞媽媽”。
少咬的嬰兒,
可能會認為,恨是壞的,
他的恨會毀掉母親的愛的情感。
當嬰兒咬乳房,母親會本能地痛,
這時母親可能會叫起來,可能會打罵嬰兒,可能會拒絕喂奶,可能會離開嬰兒。
此時嬰兒會感覺到咬是不對的,恨是不對的。
嬰兒會產(chǎn)生羞愧,
會認為自己要對母親的疼痛、母親的離去、母親情感的毀滅負責。
少咬的嬰兒,
他的超我是壹個大寫的愛,
長大后,如果生病,
那可能就是病在“無法恨”里。
恨讓他羞愧、無地自容。
他寧愿自我譴責、自我痛恨、自我懲罰。
善良是值得尊敬的。
有壹段時間,
我經(jīng)常和殘障小孩的家長在壹起。
對這些父母,我懷有深深的敬意。
有壹位母親,女兒壹級智障,且癲癇,
她照顧女兒30年。
女兒12歲時,她發(fā)病了,要自殺。
診斷為抑郁癥。
救過來后,為照顧好女兒,
她打羽毛球,保持樂觀心態(tài)。
女兒19歲時,她再次發(fā)病,
跑到街上要拯救世界。
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
這位母親沒有辦法擺脫和女兒的“共生”狀態(tài),
她終其壹生要保持“原初母愛貫注”。
原初母愛貫注,
指嬰兒出生前到出生后數(shù)周之內,
母親對他的全神貫注。
母親對關注嬰兒的壹舉壹動,
皺眉是怎么回事?
微笑是怎么回事?
母親捕捉嬰兒的行為、表情來回應嬰兒的需要。
在這個階段,
嬰兒與母親共用呼吸、吸收、消化和排泄器官。
母親的存在就是為了適應嬰兒的愿望和需要。
母親沒有自己的生活,
她代理嬰兒的自我生活著。
保持“原初母愛貫注”是非常難的。
對壹個嬰兒時呀呀學語,
40歲時還在呀呀學語的“嬰兒”,
保持“原初母愛貫注”更難。
因為作為殘障小孩的母親,
有可能聽到的是“絕望的回聲”:
明天不會變得更好,只會更差,
因為你將老去,而小孩不會長大。
你沒有希望,還要成為小孩的希望。
這位母親不是在夾縫中生活,
而是在殼里生活,
她必須得把殼鑿個洞,
才能讓陽光進來壹點。
為了鑿這個洞,
她必須犧牲自己,
必須壓抑自己的追求、興趣,
必須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
必須比別的父母付出多百倍的時間精力耐心。
他們沒有精力對自己愛,
也沒有精力對自己感興趣。
大多數(shù)殘障小孩的父母,
會覺得自己有罪。
他們病在罪疚感里。
這位母親也是壹樣,
有罪使她不能丟下她的女兒。
因為不能丟下,
她在幻覺里創(chuàng)造自己有能,
把自己、女兒、老公和她的家,
從泥潭拉出來。
他們不會攻擊別人,也不敢攻擊別人,
因為他們不會允許自己“無罪釋放”。
如果能這樣理解,也可以理解為:
病就是他們的攻擊,
朝向自己的攻擊。
有壹則故事,
講壹位單身女子搬到新家,
發(fā)現(xiàn)隔壁住了壹戶窮人家,
壹個寡婦與兩個小小孩。
有天晚上,那壹帶忽然停了電,
有人來敲門。
原來是隔壁的那個小小孩,
只見他緊張地問:
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
窮到連蠟燭都沒有!
千萬別借他們,
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于是,
對小孩吼了壹聲說:沒有!
那小孩展開笑容:
我就知道你家壹定沒有!
說完,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
媽媽和我怕你沒有蠟燭,
所以送你兩根。
善良的人,會像這個小男孩,
關注別人的需要。
他們心里有壹根愛的蠟燭,
時時刻刻為別人點燃。
和這樣的人相處,你會感到溫暖。
如果你去了解他的家庭,你可能會心酸。
這些善良的人,雖然有的不是母親,
卻有著“原初母愛貫注”,
并可能終生保持著。
他們可能有壹個需要照料的母親。
母親由于健康原因、家庭原因,
不能對小孩“原初母愛貫注”。
比如抑郁媽媽、焦慮媽媽,
或者單親家庭、夫妻關系惡劣、經(jīng)濟壓力大家庭。
這類媽媽的小孩,
不能利用母親為自己的成長服務,
恰恰相反,
這類小孩要成為媽媽的“媽媽”,
為媽媽的抑郁或焦慮服務。
這類小孩,從小到大,
全身貫注于媽媽,
長大后參加工作也不離開媽媽,
會壹直順從于媽媽,
有的小孩會想方設法激發(fā)媽媽的活力,
打造媽媽的安全感。
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
再窮也要為鄰居打造安全感。
對他來說,安全感太重要了,
他沒有獲得過,
他希望獲得,他也希望別人獲得。
雖然那是以犧牲自己的光明為代價,
仍愿意犧牲。
再苦也要苦自己,
這是善良者的信仰和存在的價值。
如果恨能讓善良更茁壯,那就讓恨出來吧。
有恨的善良,是有邊界的善良,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
如果你的善良,是迂回地去求愛,即先滿足別人,再要求別人來滿足自己。
那么請不要壓抑你的恨。你的恨出來了,你才可能會愛。
活在攻擊里的人比活在壓抑里的更有活力。
相信自己有承受攻擊的能力,就相信他人有承受攻擊的能力。
沒有攻擊就沒有成長。
攻擊表達嫌棄和憎恨,但惟有允許嫌棄和憎恨,在關系中才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