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這幾日,畢節(jié)留守兒童自殺事件刷滿了我的朋友圈。留守兒童問題再次刺激到人們的神經。然而,問題并非一日出現的。我們深知。自殺的孩子留下了遺書。遺書中這樣寫道:謝謝你們的好意,我知道你們對我的好,但是我該走了。我曾經發(fā)誓活不過十五歲,死亡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清零了。這封遺書清楚地告訴我們,孩子們早...
這幾日,畢節(jié)留守兒童自殺事件刷滿了我的朋友圈。留守兒童問題再次刺激到人們的神經。然而,問題并非一日出現的。我們深知。
自殺的孩子留下了遺書。遺書中這樣寫道:
謝謝你們的好意,我知道你們對我的好,但是我該走了。我曾經發(fā)誓活不過十五歲,死亡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清零了。
這封遺書清楚地告訴我們,孩子們早早就生病了,可是,大人們卻沒有發(fā)現。他們看起來不缺錢。有吃的,也有穿的。還有好心的鄰居或者老師去關照。然而,父母的愛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和彌補的。物質上的滿足同樣無法填滿他們如同黑洞般的絕望。
這個悲劇事件讓我再次想起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學三論》中講到一個故事:
一個3歲男孩在一間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說話!我害怕,這里太黑了?!?/p>
阿姨回應說:“那樣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p>
男孩回答:“沒關系,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p>
孩子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父母拋棄。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父母看見自己,對自己的心理需求有回應。
有回應,就有了光;沒有回應,就會有恐懼。一直沒有回應,就是絕境。
所以,我們可以說,畢節(jié)的四個孩子,其實死于對愛和回應的絕望:父母常年在外,母親離家出走,甚至連有暴力傾向的父親,也是長期缺席的……
希望這一次悲劇,能夠真正引起社會和政府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視。也希望更多父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要再人為制造“留守”的孩子,更不要讓孩子們對“愛”死心。
下面的文章,從日常教養(yǎng)的一些案例分析入手,算作對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一點小科普。
01
父母缺失,留守孩子多自卑、自暴自棄
我曾讀到過這樣一則新聞:
爸媽離婚了,又都有了新家,安徽望江縣9歲男孩小林(化名)只能跟著外公外婆生活。1月20日,聽說在外打工的母親今年又不回家過年,小林情緒低落。晚飯后,大家發(fā)現小林懸掛在廁所的橫梁上,脖子上套著一種用來編織兜的塑料繩。這一天,離春節(jié)只剩11天。小林已兩年沒有見過媽媽。
兩年來爸爸沒給過小林生活費。小林去要,爸爸說等他滿18歲后一次性給。其他留守兒童的爸媽都會常常打電話給孩子,也會跟老師聯系,但是小林都沒有。
1、留守孩子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自暴自棄,性格內向,有什么事自己承受,總覺得低人一等,性格孤僻,人際交往差,很難與人溝通;
2、有的留守孩子認為自己是被父母拋棄的,甚至仇視父母,不想讀書;
3、留守孩子的父母大都通過錢來表達對孩子的愛,致使孩子浪費錢、亂花錢;有的大把花錢去買吃買穿,有的到吧玩游戲,有的通過吸煙、喝酒甚至打架等等不正常、不正當的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緒。
4、留守孩子多數不服管教,因為長期于父母分離,沒有穩(wěn)固的親子關系作為基礎,父母管教孩子不聽;老人想管也管不動,或者根本就更加溺愛孩子,造成孩子霸道、自我中心的個性;
留守孩子在父母缺失的家庭中,因為缺失父愛母愛,他們成為了一群“心靈孤兒”,爺爺奶奶照顧得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關愛,親情缺失所產生的心理問題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
對于孩子來說,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如果你的孩子無奈“留守”,希望你能做到:
1.爭取多跟孩子見面,多抱抱他們,親親他們。
2.如果實在見不了面,就多打電話,或者在上聊聊,問問他們高興或不高興的事,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家的溫暖。
3.逢年過節(jié)回不了家,能否把孩子接到身邊小聚。
02
跟孩子缺乏溝通,容易讓孩子戀上絡
我們經常能夠在新聞中看到某青少年因上過度,累倒或喪命吧的事情,這已不是偶然事件。有研究發(fā)現,有兩種孩子容易沉迷絡:
1.人際關系不好的孩子
許多學生雖然成績不錯,可是性格內向、猜忌心強,而且小心眼,碰到問題時沒能得到及時解決就沉迷于絡,學習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而這類人際關系不好的孩子,多半與父母關系存在較嚴重的沖突。
2.家庭關系不和諧的孩子
隨著離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會問題的增多,社會上的“問題家庭”也在增多,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溫暖。但是在絡上,他們提出的任何一點兒小小的請求都會得到不少人的幫助?,F實生活和虛擬社會在人文關懷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讓“問題家庭”的孩子“躲”進絡。
其實孩子過度迷戀絡,根源就在于一直以來在家庭中和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匱乏。這樣的家庭中,由于溝通匱乏,父母雖然一直在孩子身邊,也如同“不在場”。因為如果現實世界夠精彩,沒有誰會去虛幻國度里找寄托。如果孩子平日里能夠被父母“看見”、“理解”,就不會需要到游戲中去尋找認同。
所以,面對絡控的孩子,首先父母要找一下孩子鐘情于電腦游戲的原因。是因為平時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太少,還是孩子和父母的溝通交流少,或是孩子的交際圈太過單一?如果孩子的生活內容單一,游戲的伙伴少,或是跟父母交流的時候得到的回饋不是說教就是斥責,那么孩子只能通過電腦游戲豐富自己的生活。
其次,父母應該對“癮”有正確和科學的了解,不要對孩子正常的上活動橫加阻撓,因為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正確引導孩子,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識正在增強,無端的指責會造成孩子的逆反情緒。不如跟孩子約定好游戲長度和頻次,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同時帶孩子去接觸更好玩、更新鮮的外部世界。
03
用物質滿足去溺愛,容易造成孩子的霸道、極端
有這么一則曾經震驚所有人的新聞:
母親三次易嫁。不管日子多么艱難,對兒子總是百般溺愛,養(yǎng)成了他任性、自私、懶惰、暴戾的脾氣。兒子向母親要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后來發(fā)展到要不來錢就毆打母親。終于有一天,借不到錢的母親羞憤交加把命賠給了他……母親服毒自盡后,16歲的少年哭得死去活來,但全村沒有一個人同情他,而是自發(fā)涌到村委會,要求把他送進公安局。
溺愛孩子的父母,慣常做法就是只會用物質去滿足孩子,卻未能從情緒、情感上“看見”孩子。了解上面這個案例背景后就可以知道,這個母親由于婚姻的不幸,而對孩子有諸多內疚。年幼的孩子最開始的各種任性、自私,其實更多出于來自家庭變動引發(fā)的不安、憤怒??上?母親一味用物質去滿足、討好孩子,卻從未與孩子進行過真誠的心理上的交流。
所以,母親自己親手養(yǎng)出了一個魔鬼,并且最后死于這個魔鬼之手。到底誰是兇手,誰能說得清?
用物質去溺愛孩子,在父母對待留守兒童身上也比較常見。出于內疚,父母往往會通過金錢上的滿足去企圖彌補孩子。然而,這種物質上的寵溺只會慣壞孩子的“胃口”,扭曲親子間的關系,讓孩子認為父母和孩子,不過就是“供給和索取”。長此以往,不僅會毀了孩子的人生,父母也脫不了干系。
04
對留守孩子行為問題的過度干預,有可能激發(fā)青少年犯罪
留守兒童在靠近青春期之時,各種問題就是接踵而至。比如學習問題,亂交朋友混社會小團體問題,喜歡撒謊或者偷偷摸摸的問題……這些孩子的行為問題在剛出現的時候,往往很容易激起父母的緊張和過度的批評指責。可惜,父母越是批評、指責或者妄圖懲罰孩子,孩子的行為問題可能就越嚴重。
因為留守孩子原本對于“父母不陪自己”“拋棄自己”內心早有經久積累下的創(chuàng)傷。父母的不包容行為只會愈發(fā)激起孩子的憤怒和反叛。如此,孩子就會下意識地朝著父母所貼的標簽方向去發(fā)展。而被貼上了不好標簽的孩子,很容易為了尋找認同和自我價值感而聚在一起,形成亞文化群體。這樣的亞文化群體,常常傾向于做一些違反社會規(guī)范的事來,嚴重的就形成了犯罪。
所以,當留守孩子逐漸長大后,發(fā)現了一些行為問題,父母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視,但是行為上需要謹慎處理。減少立刻要說教、說服或者壓制孩子的做法,不輕易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簽,多陪陪孩子,聽聽孩子心理的想法,多去看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嚴重的問題,有必要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咨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