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青少年沉迷游戲心理分析

更新日期:2021-09-02 15:53:20  來源:m.pltea.cn

導讀你聽說過“浪寂現象”嗎?那些沉迷游戲不能自拔的行為,就被稱作為浪寂現象。沉迷游戲的現象,不僅僅存在于青少年群體,成年人也會出現沉迷游戲的問題。但是他們一方面為自己沉迷游戲所困擾,同時又不是那種自甘墮落的人。對游戲愛的心痛,但又棄之不能。于是出現了自己明明非常討厭游戲,卻又每天不得不玩得怪現象。有的人說他們實在是空虛啊,沒有事情做,所以玩。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因為你同樣...

你聽說過“浪寂現象”嗎?那些沉迷游戲不能自拔的行為,就被稱作為浪寂現象。沉迷游戲的現象,不僅僅存在于青少年群體,成年人也會出現沉迷游戲的問題。但是他們一方面為自己沉迷游戲所困擾,同時又不是那種自甘墮落的人。

對游戲愛的心痛,但又棄之不能。于是出現了自己明明非常討厭游戲,卻又每天不得不玩得怪現象。有的人說他們實在是空虛啊,沒有事情做,所以玩。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因為你同樣可以做別的事情去彌補空虛,不一定非玩游戲。在此,我用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論分析一下。

首先解釋一下,所謂的本我指的是一種源于生命本能、追尋快樂的原欲性的精神存在;所謂的超我指的是在社會環(huán)境的約束和教育下形成的活在準則和制度下的理智精神狀態(tài);看似兩者是矛盾的,卻是矛盾,但卻由“自我”來統(tǒng)一成一個完整的人格??瓷先ズ孟窈茈y理解,其實很簡單。本我要追求快樂,于是對自我說:我要玩游戲,它能使我快樂,使我逃避現實的壓力。在虛擬的環(huán)境里我可以任意馳騁,不必理會現實的各種規(guī)則和約束。然而超我是道德上的我,他會說:你不能玩啊,他太浪費時間,浪費精力,他會令你失去很多東西。于是本我和超我就產生了矛盾,而自我是負責調和兩者矛盾的。調節(jié)的好自然沒有問題,若調節(jié)不好,三者失衡就會產生心理問題。

浪寂現象的人向本我投了降,以追求快樂為最終目的,將超我的要求壓抑下去。但是它是不可能時刻被壓抑的,在有的時候他會跳出來繼續(xù)抗爭,(比如在夢里)于是自我就要繼續(xù)調解,在抵擋不住超我的壓力時。自我就會說:我去上自習,我去圖書館,我考研等等。把本我的要求暫時壓抑下去。這樣三者經常處于失衡的狀態(tài),就會引發(fā)心理問題。這樣的人其實很痛苦,一方面要承受內心的譴責,另一方面還要追求游戲帶來的快感。這種人其實很悲哀,一方面叫囂發(fā)奮圖強,另一方面卻繼續(xù)頹廢。心理咨詢師也許會用行為主義的辦法,讓他們干別的事情,或是少玩,定時定量。然而他們能逃過內心的沖動嗎?那就要看自己的意志力了,別人幫不了,只能靠自己。浪跡現象的人要是自己能管住自己,那就不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根本原因就是自己意志力太薄弱。但是倘若放任其不管不顧,病會深入骨髓,想救也救不了了。

青少年沉迷游戲怎么辦?家長必須對青少年沉迷游戲的問題重視起來,這不僅僅影響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也會對家庭環(huán)境造成一定影響。青少年心理咨詢可以幫助改正青少年沉迷游戲的困擾,還給青少年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