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直90后男生發(fā)型圖片言直語的善良

更新日期:2021-08-28 21:14:21  來源:m.pltea.cn

導讀文/叢非從當壹個人興高采烈的問你:“你覺得我這件衣服怎么樣”的時候,當壹個人過來問你“你覺得我做的怎么樣”的時候,當壹個人過來問你“你覺得我怎么樣”的時候,當壹個人需要你的評價及意見的時候,你常常有至少2個選擇:直言,給以真誠。虛偽,給以謊言。而說話最真誠最直接的那個人,未必是個好下場。卻常常遭到眾叛親離。歷史上直言進諫的人常常慘不忍睹,除非魏征遇到唐太宗這樣的搭配。我聽到了很多人在掙扎要不要做...

文/叢非從

當壹個人興高采烈的問你:“你覺得我這件衣服怎么樣”的時候,當壹個人過來問你“你覺得我做的怎么樣”的時候,當壹個人過來問你“你覺得我怎么樣”的時候,當壹個人需要你的評價及意見的時候,你常常有至少2個選擇:直言,給以真誠。虛偽,給以謊言。

而說話最真誠最直接的那個人,未必是個好下場。卻常常遭到眾叛親離。歷史上直言進諫的人常常慘不忍睹,除非魏征遇到唐太宗這樣的搭配。

我聽到了很多人在掙扎要不要做個誠實的人,對他們來說,他們號稱喜歡簡單,有事說事,喜歡直言直語,直截了當,他們不喜歡拐彎抹角,不喜歡含蓄,不喜歡虛偽,偶爾能接受善意的謊言。他們也以這樣的方式生活著,并且有了幾個鐵得要死的朋友,相互調(diào)侃,無所不言。

但是把這種方式用到其他領(lǐng)域,比如說辦公室,比如說社會壹般交際,普通朋友,陌生人的接觸,常常又呈現(xiàn)出問題。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低,容易得罪人,雖然他們的意見很中肯,話語很直接,甚至是為了對方好,但是能領(lǐng)情的人卻鮮有,多半會覺得:這人涉世不深,單純幼稚。

但是他們并不這么覺得。他們會引以為榮的堅持自己的原則,覺得直言直語是個優(yōu)點,他們喜歡這樣的作風。當別人因為此而對他們有什么看法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是不接受的人有問題,他們虛偽、世故、狡詐甚至不真誠。

多年的心理訓練又告訴我,這個世界上沒有別人的問題。當你對他人產(chǎn)生情緒,當你在關(guān)系中失去和諧,必然是自己的問題。

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他們,是你們自己的問題。遭到了他們強烈抵抗:直言直語沒有錯,這是他們的誠實。事實怎樣就是怎樣,人不該虛偽和說謊。那些不能接受或?qū)Υ擞锌捶ǖ娜?,是他們的問題。

我愣在了那里。發(fā)現(xiàn)做個直言直語的人并不好受。當我使用了他們的方式對待他們的時候,遭到了他們的抵抗。這是壹個很有意思的心理現(xiàn)象:人們喜歡用壹些方式對待他人,但是不喜歡他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他們說這是壹個他們的人際原則和優(yōu)點,但是他們并不接受其他人這樣對他們。也就是這些號稱喜歡直言直語的人,當別人這么對他的時候,他會感覺到難受,并隱約期待聽到壹點正向的表達。

那么這就不是原則。只許自己這么對他人,不許他人這么對自己。

不由得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然后想到“直言直語,傷人傷己”。中國古人留下的文化,始終是智慧的。當壹個人問你如何評價他,問你覺得他做的怎么樣,問你他的那身衣服怎么樣。他隱約有個期待:希望聽到你多壹些正向的評價和肯定,希望得到你的認可??v然他理性上知道負面的意見也很重要。但是當聽到的時候心里還是會咯噔壹下。

人就是壹個有價值感的東西。如果我們的關(guān)系沒有鐵到“你說什么都影響不了我的價值感”,那么當否定的評價襲來的時候,他的價值感本能的就會受到傷害。如果直言直語是壹種原則或者善良,那么它應該是不以傷害他人為基礎(chǔ)的。傷害他人怎么能叫做善呢?

下面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那些直言直語的人,其出發(fā)點多數(shù)時候是善良的。他們認為這是好的,是善良的。他們甚至會去安慰那些被傷害的人:你要透過我的言語看我的動機。

我也迷茫過很久,我們追求的真善美,到底什么是善。我也曾經(jīng)壹度以為,與人為誠,起心動念為他人著想并付出行動就是壹種善。我所想的就是怎么把語言表達委婉了。但是我嘗試了很久也發(fā)現(xiàn),當我嘗試委婉的時候,那不過是壹種不真誠的虛偽??v使是善意的謊言,也難以逃脫虛偽的厄運:明明他穿著極度不搭配,我硬為他開心而強說出“好看”的時候,自己多少有些不適應。

直到又上了壹次課,聽老師談起了佛學,講起來佛陀是怎么看待善的。壹念為佛,就是說你做事說話的出發(fā)點是否是為他人著想的。如果你是出于善意的,那是壹種善。如果是出于惡意、自私、比較的,那就是惡。從這個角度講,直言直語也好,虛偽也好,謊言也好,只要是考慮到了他人而做的,就是善良的。虛偽和直言都可以是壹種善良。

但是善還有第2個條件,是我們壹直忽視的,也就是業(yè)。當這個事情的回報再次以同樣的形式回到你身上的時候,你是否覺得開心并欣然接受。當你詢問別人的意見,你希望聽到他人怎么的回答?當你在與人處事,你希望他人怎么對你?你更能接受別人對你指指點點只要真實就好,還是以壹種你能接受的方式呈現(xiàn),還是以壹種照顧你的感受為主選擇性表達?當你能接受他人以這種方式對你,那么你所使用的方式就是善。也就是說,比起真實你寧愿聽甜言蜜語,那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他人。你寧愿鮮血淋漓的被罵也要真相,那你可以用同樣的方式給出去。所有的方式都是輪回的,你怎么給出去,最終都會以同樣的方式回來。這就是佛說的業(yè)力和因果吧。

當你面對壹個人,你在考慮用什么方式對他的時候,很簡單,你希望他以及他這樣的人用什么樣的方式對你,那么你就怎么對他就好了。

這興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施與人”的詮釋吧。

直言直語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出發(fā)點是為他人,且你能坦然接受別人這么對你而不會感到受傷和抗拒,那么你可以繼續(xù)這個善良的原則。你的坦然所散發(fā)出來的是壹種真的善,對他人就不會產(chǎn)生傷害或?qū)档阶畹?。如果你接受這樣的方式會覺得受傷,那么你表達出來就極有可能傷害到他人了,這時候你就可以換種合適的方式,換個原則了。

當然如果你像我壹樣喜歡狡辯,那這就依然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己所不欲,他人欲,你給不給。己所欲,人不欲,你給不給。理想狀態(tài)下當然是壹致性溝通,把握好對方的想法、感受、期待,然后用既適合自己又滿足對方的方法去說去做。只是,你做給我看看?

(感謝廣州姚林利老師,內(nèi)容源自《金剛智慧實踐課》)

叢非從:大齡2bility男青年,搞心理,不文藝。謝謝關(guān)心。

微博&豆瓣:叢非從。:叢非從。

我是小廣告:這個世界上的煩惱,歸根結(jié)底就是對自己的不了解。我只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溫暖自己,也溫暖你。如何探索自己,積極轉(zhuǎn)化?請看這里:xinli001/event/12794/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