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增芬配圖|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首發(fā)|公眾號:清庵(ID:lizengfen-11)看完陳可辛用蘋果手機拍攝的《叁分鐘》,相信很多人都被其中母子相遇的那份難得打動。和小孩在壹起的愿望被時間所隔斷,被工作的無奈所代替,留下的是小孩那滿懷期望,滿懷思念的眼神,這份情感足以讓人動容。然而在見面的短短壹分多鐘里,媽媽除了剛見面時給兒子小丁壹個擁抱,什么也沒"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文|李增芬配圖|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首發(fā)|公眾號:清庵(ID:lizengfen-11)看完陳可辛用蘋果手機拍攝的《叁分鐘》,相信很多人都被其中母子相遇的那份難得打動。和小孩在壹起的愿望被時間所隔斷,被工作的無奈所代替,留下的是小孩那滿懷期望,滿懷思念的眼神,這份情感足以讓人動容。然而在見面的短短壹分多鐘里,媽媽除了剛見面時給兒子小丁壹個擁抱,什么也沒...
看完陳可辛用蘋果手機拍攝的《叁分鐘》,相信很多人都被其中母子相遇的那份難得打動。和小孩在壹起的愿望被時間所隔斷,被工作的無奈所代替,留下的是小孩那滿懷期望,滿懷思念的眼神,這份情感足以讓人動容。
然而在見面的短短壹分多鐘里,媽媽除了剛見面時給兒子小丁壹個擁抱,什么也沒說只聽到壹連串乘法口訣。她的愛、想念、激動、內疚、遺憾全部淹沒在小孩清脆的口訣中。在見面的短短時間里,以數(shù)字來代替情感表達,媽媽有點不甘心。最后上車前,問小丁,還有什么要對媽媽說的嗎?小丁沒有回答,依然執(zhí)著的背口訣,直到看到媽媽上車他背完“九九八十壹”,才如釋重負般的和媽媽揮手再見。
他壹直沒有對媽媽說我愛你,我想你。盡管從他急切的穿越車站的人流去見媽媽可見壹般,他把這份情感隱忍在內心深處。
媽媽嚇唬未上壹年級的他,如果到時還不會背乘法口訣,就不能上他們那的小學,更見不到媽媽。無法想象小丁聽到媽媽這樣說是多么的恐懼,為了消除這種恐懼,兩個晚上熬夜背口訣,見面時急于向媽媽證明他能做到,讓這次見面多少帶著壓力,在小孩懂事的背后是壹顆膽戰(zhàn)心驚和不安的心。
且不說媽媽陪伴小孩的時間本來就少,在陪伴的時間里還充滿了恐嚇、控制、要求、焦慮,這會讓小孩走向何方?
小孩如同壹粒種子,其實只需陽光雨露便能生根發(fā)芽并長成參天大樹。只是我們現(xiàn)在的許多父母,不是給的雨露太多,就是陽光太爆烈,小孩自然無法按照他本來的軌跡發(fā)展。
這幾天清代袁枚的壹首小詩《苔》被到處傳唱: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首歌曲的傳唱者是來自貴州烏蒙山區(qū)的支教老師梁俊,他們來到了全是苗族小孩的世界里,小孩們不懂漢語,不知道城市,更不知道“北京大學”。有的只是漫天遍地的青草地,蚊子,跳蚤和大山。
梁老師和夫人以及另壹支教志愿者岑禎,用音樂和詩歌打開了走進小孩的那扇門。選擇古詩,譜成曲,用吉他彈唱。
帶著小孩們,春夏秋冬,晨午黃昏,山間田地,隨時隨刻的讀詩,唱歌。小孩們的天性得到了極大的發(fā)揮,時光累積,許多小孩不但能背誦上百首詩歌,還能自己創(chuàng)作。他們歌頌孤獨,歌頌蒲公英,表達理想和感受,全然是小孩們真真實實的心聲。
梁老師們無疑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小孩們的父母,這些有心的工作其價值體現(xiàn)在和小孩們的玩耍中,學習中,生活中。
在這些小孩的臉上,我們沒有看到自卑,沒有看到焦慮,只看到洋溢在小孩臉上的笑容,像滿山的蒲公英開的花,壹片純凈。
不知道未來小孩們的生命會有怎樣的故事,但也許有了愛和陪伴,有了關注和美的浸潤,相信他們會長成最自然的模樣。
記得有壹次在夏日暴雨中陪著兒子瘋玩的經(jīng)歷,兒子和小朋友們在雨里整整呆了壹個小時,歡聲笑語持續(xù)許久。渾身衣服上下濕透,我沒有制止他,更沒有打斷他,只是遠遠的觀察著他和其他小孩進行著的奇妙游戲。
他們沉浸于獨特的世界里,或專注或思考或交流或跑動或嬉戲,直到被另壹小孩的媽媽所終止。她大呼,這么大的雨,怎么在這淋雨?。?!感冒怎么辦?你怎么這么不聽話??!把她的小孩帶回并好好責罵壹番,確實讓兒子感覺有些掃興。而我也深感遺憾,好不容易能夠讓天性喜歡水的小孩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壹次,結果不歡而散。
好在,這壹個小時,我和兒子共同經(jīng)歷,我感受到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歡喜和生命的活力,他的好奇和探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是壹種什么也不做的陪伴,不干擾,不制止,不打岔,反而讓小孩能夠心無旁騖的專注于自己想做和喜歡的事。
對于父母來說,這尤其難。
我們害怕小孩會感冒,生病,受傷,害怕他不會保護自己,害怕他被人欺負,在焦慮和恐懼中剝奪了他探索的機會,也就失去了陪伴的真正意義。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壹起,唯有父母對小孩的愛是為了分離。到了分離的那壹天,小孩是否真的有了面對世界的勇氣和能力。
有壹位家長說,我小時候受過太多的苦,現(xiàn)在壹定不讓小孩痛苦,學習太苦,可以不學,反正以后有錢給他。工作太累,也可以不干,以后也不指望那點收入。我的老師對他說,小孩未來所有的痛苦是否都是你能夠幫他承但的?比如他失戀的痛苦,比如他失去親人的痛苦?有些人生必須要面對的課題,是否父母都能替小孩完成?這位家長聽完后,沉默許久。
既然我們無法代替小孩走未來的路,那就在能夠陪伴他時,培養(yǎng)他面對痛苦的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勇敢的能力以及探索的能力。林文采博士說生命有伍朵金花——愛的能力、獨立自主、聯(lián)結、價值感、安全感,缺壹不可,這是人成長為人的任務,也是小孩面對世界最基本的心理營養(yǎng)。
成長的順其自然,并非永遠壹帆風順,過度的保護,蠻力的控制,情緒的交互影響,都不是對待小孩的恰當方式。有效的陪伴,定是知道什么時候該為,什么時候不該為,也應該懂得,在小孩成長的路上,他有自己獨特的步伐,換牙晚,說話晚,走路晚,都沒關系,你可以壹步步的陪著他走,走過每壹個成長敏感期,走過每壹個階段任務,直到他真正和你分離,這種陪伴會賦予他享用壹生的財富。
安全感,是母嬰關系中壹項重要的發(fā)展任務。MaryAinsworth通過“情境實驗”的結果將小孩的依戀類型分成叁種。
不安全依戀關系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家庭環(huán)境,教養(yǎng)方式,夫妻關系,家庭文化都可能影響依戀類型的形成。那么在陪伴小孩的過程中,如何更有質量的給予他安全感呢?
1
經(jīng)常觀察到,小孩想去做壹件喜歡的事情時,媽媽害怕麻煩或者可能會有危險時,就會很生氣的對小孩說:你這樣做,媽媽生氣了哦。小孩會迷惑的停止去做。如果仍然不停止,那么媽媽就會真正憤怒,抱過來打屁股,小孩壹陣哇哇大哭。
媽媽的情緒不穩(wěn)定,必然會對小孩的情緒發(fā)展有嚴重的影響,這時候,作為媽媽,你可以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同時用簡單清晰的語言直接告訴小孩:媽媽不想讓你去做那件事,因為特別危險,我們可以去其他的地方玩。直接稱述事實會比情緒突然爆發(fā)更讓小孩接受和理解。當然,如果沒辦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那么,你需要在爆發(fā)后冷靜下來,對小孩說,媽媽剛才又亂發(fā)脾氣,是我的問題,我需要改正,和你無關,媽媽愛你等等,安撫的話語會減輕小孩的心理負擔。
單看這些語言,每壹句對小孩都是致命的。對于弱小的小孩來說,主要撫養(yǎng)者就是他的整個世界,是他生存所依托的人。如果他被媽媽拋棄或者再也見不到媽媽,他會活不下去,這種深深的恐懼讓他對成人的要求絕對服從。壹旦這些話被他聽到,他會乖乖的聽話,懂事,要知道每個懂事的乖小孩背后,都有壹雙絕望的眼睛。
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壹點是相互信任,有了信任做基礎,很多問題都有解決的出口。信任最初來源于和父母建立關系的質量。作為在小孩成長初期陪伴最多的父母,必然要付出很多艱辛和精力。欺騙,會讓父母在某種程度上省事,但無疑會影響小孩和人打交道的信任能力。
比如,答應小孩考完試,達到了所定目標,就帶他去游樂園玩。結果覺得麻煩,太累,不了了之。
比如,答應小孩在他生日時送他好看的紅色小汽車,結果因為你覺得黃色小汽車好看,給他換了顏色,反正都是小汽車。
比如,小孩喜歡石頭,正要拿石頭玩,你覺得危險,騙他說,不要拿石頭玩,上面有蟲,會咬人。嚇得他趕緊丟掉,以后再也不玩石頭。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們已經(jīng)懂得欺騙的含義,用在小孩身上,往往忽略了其傷害的程度。總覺得小孩小,什么都不懂,騙他幾次沒關系,不影響什么。其實,小孩的心思比成人更敏感脆弱,他什么都懂,只是不愿意揭穿那些謊言。帶著謊言生活,為他成長的路上增添了更多不必要的問題,也就更難在和他人相處時找到信任的基點。
其實,放下欺騙和敷衍,真正的去理解小孩,建立規(guī)則,坦誠的溝通,將父母的權威擱置壹旁,和小孩在壹起,全然的投入、專注、愉悅。與其說是陪伴小孩,不如說我們在和那個最像自己的小孩過壹次童年,而這個童年的顏色可以是溫暖和光彩的。
社會本身就具有許多不安全因素,未知的、不確定的,潛在的危險隨處存在。我們無法把控未知,但可以通過親子關系這條人際紐帶傳遞安全且持久的愛,讓小孩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去應對外界社會的動蕩。小孩的內心是安全的,他所面對的世界就更可能是安全的。
記得馬東在接受許知遠《十叁邀》的采訪,說他的生命底色是悲涼。這大概和他從小缺乏父母陪伴有壹定關系,父親陪伴事業(yè)的時間壹定遠遠多于陪伴他,以至于父親在他的記憶里相當陌生。壹個人獨自默默的長大。
每壹對親子關系都是獨特的,沒有壹種方法能夠應對所有的父母和小孩,也沒有壹種標準可以評價所有的父母。判斷你和小孩是否具有安全穩(wěn)定的關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你們在壹起時你的樣子和小孩的樣子。你真正的看見自己的存在和小孩的存在,那就是最深切的情感鏈接。
陪伴小孩成長,也是陪伴自己的另壹種方式。小孩長大的過程,也是讓我們學習愛的過程。學習讓小孩成長為他自己真實的樣子,學習讓小孩將安全感慢慢裝進心里,學習讓小孩感受到父母愛的無條件,即使他們會調皮、會任性、會闖禍、會犯錯,也不影響到我們愛他們的本質和初衷,僅僅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小孩,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賦予小孩的這份源源不斷的愛,讓他內心有了強大的力量,多了面對世界的新勇氣。
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有了這份陪伴,便不再是孤零零的壹個人,情感有了出口。
或許,小丁更愿意聽到媽媽告訴他,是否能背乘法口訣并不重要,不影響到媽媽對他的愛,媽媽最大的心愿就是他能夠快樂健康的長大。
或許,小孩長大后,可以不必感受到悲涼的生命底色,代之以溫暖和充盈富足。
就如梁老師的小孩們壹樣,即使生長在那大山之中,也會成為大山里那壹抹最亮麗的色彩。
這壹定是高質量陪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