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dǎo)讀雨天晴知己主義丨壹心理專欄作者導(dǎo)語: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人說某個女孩“作”,大家都覺得這是壹個針對女性的貶義詞。今天我們用事實告訴你,“作”本身沒有褒貶,只是壹種選擇,和別人不壹樣的,獨特的選擇。那些越來越寬闊也同時越來越擁擠的街道,卻在放肆的坦蕩中,隱含...
雨天晴知己主義丨壹心理專欄作者
導(dǎo)語: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人說某個女孩“作”,大家都覺得這是壹個針對女性的貶義詞。今天我們用事實告訴你,“作”本身沒有褒貶,只是壹種選擇,和別人不壹樣的,獨特的選擇。
那些越來越寬闊也同時越來越擁擠的街道,卻在放肆的坦蕩中,隱含了女人的全部欲望。夜晚的街道具備壹切的女性特征,壹盞盞路燈亮起來時,城市的靈魂隨著女人飄逸的長裙閃閃爍爍。城市不僅能使女人的欲望得到實現(xiàn),還能把女人潛在的欲望也壹滴滴擠榨出來。
——張抗抗《作女》
“作”這個詞最早來源于上海話,通常用于形容女性,有折騰,鬧騰,不穩(wěn)妥的意思,后又被延伸為不安分守己、自不量力、任性而天生愛折騰的女人。可是確切的,誰也說不清楚什么是作,哪怕是那些特別作的女小孩。
“作”這個字被廣為人知是因為張抗抗的壹本小說《作女》,后來又被拍成了電視劇“卓爾的故事”,說的是壹群以卓爾和陶桃為代表的女人在生活里作來作去,作死作活的故事。卓爾和陶桃都有著較高的學(xué)歷和豐富的收入,是最親近的朋友,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逐漸顯露出不同的價值觀,以及各自對于人生的選擇。
卓爾的“作”在于她不安于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更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和精神享受。厭倦了婚姻,便毅然與在加拿大讀博士的丈夫離婚,為了能去南極,便千方百計的辭掉高收入的工作等等。她永遠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特立獨行,只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她又很可愛、很真實、有溫度。
陶桃的“作”不同于卓爾,她的“作”是為了找壹個好老公,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逃出東北家鄉(xiāng),做保姆,當(dāng)服務(wù)員,上大學(xué),依靠壹個個男人達到自己的目的,憑著她美麗的外表和機巧的心靈在社會上“作”的呼風(fēng)喚雨。當(dāng)她想要安穩(wěn)下來結(jié)婚生子的時候,可以迅速的變臉為賢妻良母的范本,卻得不到心上人的青睞,讓人覺得可悲、可笑、又可憐。
如果這兩者都算是“作”的話,“作”有點自找的意思,自我找尋某種大家認為不必要的東西。自找煩惱,自找麻煩,自找沒趣,自作自受……當(dāng)大家對壹個女人的某種行為開始不能理解、不能想象、不能判斷,他們就用“作”這個詞,言簡意賅的概括這個女人的整個人生。
tip: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壹些“作”,只是“作”的方式不同。你可以心理上悶“作”,也可以行動上明“作”;你可以對親近的人“作”,也可以對全世界“作”;你可以“作”的可愛討巧,也可以“作”的放肆無理。問題是,你是否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想要“作”出壹個什么結(jié)果?你想獲取異性更多的注意和關(guān)愛,給生活增添情趣,還是堅持壹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真實案例分享:
我的上壹段戀愛經(jīng)歷簡直就是壹部“不作死就不會死”的血淚史。要說“作”的根源,不得不從我的原生家庭開始談起。
我很難用壹個詞來形容我的家庭,如果說傳統(tǒng),全家卻都千嬌萬寵著我這個女孩,尤其是爸爸,他從來沒有因為沒兒子表現(xiàn)出壹丁點的遺憾,而是把壹切都給了我。如果說我的家庭前衛(wèi),媽媽卻從小就告訴我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道理,寄希望于壹個男小孩可以從他們那接手他們的寶貝女兒,繼續(xù)對我予取予求。
我在親密關(guān)系當(dāng)中,完全延續(xù)了在家庭中那種小孩的狀態(tài),對對方所有的索取,都覺得理所當(dāng)然。
我特別需要對方的關(guān)注,就好像嬰兒吸引父母的關(guān)注壹樣,壹旦他沒能關(guān)注到我,“作”的戰(zhàn)役就打響了,我會哭鬧個沒完,把他沒時間精力來陪伴我等同于他不愛我他想要拋棄我。如果他不能夠滿足我的需要,我還會拿分手來嚇唬他。
其實特別的害怕他拋棄我,害怕他不愛我,在關(guān)系當(dāng)中極度沒有安全感,于是我更加的渴求他的關(guān)注,壹刻都不停歇的過分的表達著自己的需要,變本加厲的“作”。我做著壹份相對清閑的工作,所以也從不考慮他是不是忙,壹味的要求他拿出時間精力來陪我,而他在忙碌了壹天之后,在我這里卻得不到壹絲的安靜和撫慰。
那個時候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想要什么樣的感情,總之別人有的別人覺得好的我都要。我會非?!白鳌睆陌凑昭郧閯±锩婺兄鹘堑臉藴嗜ヒ竽信笥?,不斷的嫌棄他,不僅滿足不了高帥富這些硬件要求,也不夠溫柔、不夠體貼、不夠浪漫。
我們分手以后的很長時間里我都想不明白他為什么會離開我,真的是因為我太“作”了嗎?加上覺得當(dāng)時的工作太無聊,想換工作,卻處處碰壁,想去的公司都不要我。
這樣的經(jīng)歷對于我來說是全新的,因為我從來都沒有想要什么得不到過。
人生的幾大危機好像商量好似的在同壹時間出現(xiàn)了,實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我選擇了做心理咨詢,去了解自己,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在團體治療中,我壹次壹次清晰的看到自己像小孩壹樣的行為模式,任性和目中無人;我第壹次意識到,沒有了父母的支持,我是那么的弱小和無能;經(jīng)過反反復(fù)復(fù)的練習(xí),我也終于開始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我害怕被傷害,恐懼愛的人離開。
在這期間我找到了壹份我喜歡的并且有發(fā)展的工作,每天都和壹群有理想有目標的年輕人在壹起做著有意義的事。突然有壹天,我意識到自己很久沒想他了,我問自己,現(xiàn)在我能養(yǎng)活自己、并且生活的快樂又有意義,我還需要男朋友嗎,找男朋友是為了什么,婚姻又是為了什么,那答案就只有愛了??晌覑鬯麊幔坎?,我不愛他,我只是把他當(dāng)成了父母之后的看護人而已。
有壹天,我會遇到壹個和我壹樣獨立的人,我們會因為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走到壹起,互相滋養(yǎng),共同成長。
想到這里,我終于刪掉了他的所有聯(lián)系方式,并且打電話告訴父母我們分手了。媽媽第壹反應(yīng)就是,你這個丫頭又開始“作”了。我跟媽媽說,我是認真的,我現(xiàn)在可以照顧自己了,以后還會照顧你們,我不需要壹個男人來照顧我,更不會為了找個男人照顧我而結(jié)婚。而且我還會去追求你們認為虛無縹緲的東西,比如自由和理想,如果這也算,那我就繼續(xù)“作”下去吧。
雨天晴知己主義觀點:
我們有很多的來訪者,她們就像張抗抗筆下的陶桃壹樣,美麗、聰慧、還有比男人更加凌厲的性格,卻偏偏受困于社會的標準。她們想做自己,卻不能做自己,因為在她們出生之前,這個社會就已經(jīng)給她們制定了壹系列的標準和界限。她們不甘心這樣過下去,所以來到咨詢室,了解自己,調(diào)整自己,在社會中重新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