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南戈|順境時知感激,逆境時不自棄。心中常懷敬畏,要明白人力有所不及。直到叁年以后的今天,我才會慢慢想起高考時自己情緒崩潰的原因。但叁年前,我只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被調劑的結果,不顧老師和家長關于復讀的提議,惴惴不安地踏上了去南京的路途。因為在當時的我看來,“再讀壹年高叁”比“念壹個被調劑的專業(yè)”更令人恐懼。雖然我很快就...
南戈|
順境時知感激,逆境時不自棄。心中常懷敬畏,要明白人力有所不及。
直到叁年以后的今天,我才會慢慢想起高考時自己情緒崩潰的原因。但叁年前,我只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被調劑的結果,不顧老師和家長關于復讀的提議,惴惴不安地踏上了去南京的路途。因為在當時的我看來,“再讀壹年高叁”比“念壹個被調劑的專業(yè)”更令人恐懼。雖然我很快就明白,學俄語并不比復讀輕松。
我陷入極度焦慮的狀況整整壹年,從高叁第貳學期到大壹下學期。在此期間,我的腦袋好像被分成兩個層次,不管做什么,總有另壹層次的自己在走神。我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也根本無心學習。本該拿來完成作業(yè)的晚自習時間,我總忍不住要跑去食堂吃面。柒元錢壹碗的小排面,已經(jīng)吃過晚飯的我可以壹口氣再吃兩碗。胃已經(jīng)撐得快要爆炸,但全身的每壹個毛孔都在瘋狂地叫囂:“餓!餓!餓!”吃到實在吃不下去的時候,每走壹步都能感到腸胃在沉甸甸地晃動。面湯堵在嗓子眼兒,稍走得快些就會吐出來。
就算能靠吃夜宵拖延時間,但單詞還是要背,作業(yè)還是得做。別人壹晚上花叁肆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任務,我抱著書在通宵自習室用兩個小時囫圇吞棗。第貳天的聽寫當然不及格,期中考試當然不及格,期末考試當然要墊底。那個學期我在班里排名倒數(shù)第貳,倒數(shù)第壹的男生后來退了學。
高考后我哭得昏天黑地,但除了我自己,沒有人認為我需要心理醫(yī)生。因為高考沒考好就如喪考妣的優(yōu)等生俯拾即是,他們不缺心理干預,他們缺的是磨難!是意志!是考驗!我也在那個暑假從周圍人驟變的態(tài)度和冷眼中明白,成者的意氣、理想、堅持是意氣、理想、堅持;敗者的意氣、理想、堅持是虛榮、妄想和愚勇。
沒有人要聽失敗者說話。
上大學后,我牢記剛剛學到的人生經(jīng)驗,絕口不提自己艱難的精神狀況。緊張的學習生活也讓我無暇考慮去找心理醫(yī)生的事情,況且我并不那么信任他們。我靠閱讀有關焦慮的書籍來給自己“治病”??墒浅酥雷约悍稀爸囟冉箲]”的每壹條癥狀外,那些治療措施從沒在我身上起過作用。
我就這么默默地捱著,直到有壹天突然覺得腦子好像又合貳為壹,從此再不能以“精神紊亂”為借口自欺欺人地不學習了。尷尬的成績擺在面前,之前情緒崩潰顧不得廉恥的自己現(xiàn)在又知道丟臉了。而且我漸漸明白,壹個好看的成績不僅關乎“臉面”,更關乎選擇的自由。
成績不夠好,就不能去想去的城市上學,不能自由地選擇想讀的專業(yè)——雖然那時我并不知道自己想讀什么,不能轉專業(yè),不能出國交換。
大貳伊始,我每天陸點半起,柒點準時站在走廊上讀書,每天學十幾個小時,夜里壹點睡覺。規(guī)律踏實,勤勤懇懇。累得曾在下了晚自習回宿舍的路上壹屁股坐在地上不想再走,也沮喪得連續(xù)壹個多月每天夜里躲在被窩里哭。這樣捱了壹個學期,終于考了全班第壹,大貳學年結束時拿了國家獎學金,也有了可以選擇是去俄羅斯還是去以色列交換的自由。
排名提高后我恢復了不少信心,但那個自高叁起就壹直困擾我的“那又怎樣”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我在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上——高考和學俄語——付出全部時間和精力才勉強取得了壹些成績——那又怎樣呢?前十九年的人生中,我壹直以這個社會的“標準”衡量自己:社會以成績論勝負,所以我拼命學習好怕輸;社會以成敗論英雄,所以我太懂失敗者沒資格發(fā)牢騷。但所有這些標準和努力并沒有讓我成長為令自己滿意的人。
因為曾是失敗者,所以明白失敗者其實比所謂的勝利者有更多的話要說;因為做過失敗者,所以明白在勝利者必然是少數(shù)的世界里,焦慮、抑郁、失意、頹唐才是大多數(shù)人在大部分時間里最真實的生活。在我們這里,失敗者沒有尊嚴,也無人關心。我們最好對自己的遭遇閉口不談,以免成為被群嘲的祥林嫂。
選擇去以色列交換正是因為我想在這樣的標準之外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學了兩年俄語,仍然難說對它有多感興趣。以色列的大學給交換生提供完全的選課自由:哲學、歷史、文學、政治學、社會學……我可以憑著自己的興趣任意去選——這樣的自由對我來說彌足珍貴。如果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即使能做好也沒什么成就感的話,我想試試看任由自己按興趣發(fā)展會有怎樣的結果。
在以色列游學的壹年里,我生命中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整個人狀態(tài)松弛下來后,我回想起自己伍年前的心結,也慢慢明白了這個心結為何導致我高考時情緒崩潰。我曾因被命運厚待而深覺有罪,覺得自己偷了本該屬于他人的機會,覺得我配不上自己的好運,害怕被人看穿其實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我拼命努力,什么都爭第壹,因為那是我唯壹知道的可以用來證明我配得上自己運氣的方式。高考失利后,我壹度暗自慶幸,因為自己跌得越慘,能贖的罪就越多——命運不問我意愿就強加給我好運,現(xiàn)在它又強加給我壹個噩運。我甘之如飴地接受,權當還債。是我在以色列的歷史教授讓我明白,人的生活同歷史壹樣充滿偶然。這種偶然無法抗拒,也無須抗拒。命運給你什么,你受著就好。順境時知感激,逆境時不自棄。心中常懷敬畏,要明白人力有所不及。
我的很多朋友也在大叁那年出國交換,他們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遭遇。回國后聽他們說起自己的故事,我才明白自己在以色列有多么幸運。從我踏上那個國度的第壹天起,心中壓倒壹切的情緒就是感激。今天再回望那段時光,更覺命運待我不薄。
我懦弱、猶疑、畏畏縮縮,命運就讓我遇見壹群樂天得神經(jīng)大條的以色列人。他們無數(shù)次對我說:“你干嗎要抱歉?干嗎覺得對不起?在以色列不要做kushkush(小可愛),要學著chutzpah(蠻起來)!”
我以在外人面前顯露自己的脆弱為恥,命運就讓我遇見壹家無微不至地關照我敏感心緒的以色列人。到以色列的第叁天我就被欺軟怕硬的官僚氣哭,才認識沒多久的以色列姑娘把我摟在懷里,安撫我直到深夜。這壹家人邀我共度安息日、逾越節(jié)、伍旬節(jié),把我介紹給他們的親戚和朋友,過春節(jié)時專門找印刷店做賀卡送我,出差去中國也不忘給我?guī)Т蟀淄媚烫?。他們不僅和我分享自己心愿達成的喜悅,也和我說希望落空的惆悵。漸漸地,我也覺得,向人傾訴自己的失意并不是那么可恥的事情。
我前十九年的人生都在社會的鞭笞下拼命狂奔,命運就讓我遇見壹群以色列人,他們將我攔下來問:“你要奔去哪里?可知道自己狂奔時錯過了什么?”有壹次和以色列朋友聊起自己的高中生活。那時每次考完試,老師都會把名次表打印出來,貼在墻上。我對這樣的做法習以為?!谏嘀嗌俚纳鐣?,為了鼓勵競爭采取這樣的做法并不是不能理解。以色列朋友卻壹聲驚呼,說這對小孩而言太殘酷了。
“你覺得自己在中國會比在以色列更自私嗎?”他問。
是否更自私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直到今天也難以發(fā)自內心地贊美同齡人的成就。從小生活在同壹套考核標準下的我,心中最揮之不去的壹個念頭就是“比”??上ё叱鰧W校,發(fā)現(xiàn)大千世界在考試之外還有無數(shù)種可能,人生的精彩也不再能用單壹的分數(shù)來衡量??晌胰匀蝗滩蛔∫?,要為那個不如人的我痛恨自己。直到有壹天壹位老人告訴我:“你要是養(yǎng)過嬰兒就會知道,人們生來就是不壹樣的。”
如當頭棒喝,我突然明白自己之前企圖做到十全十美的想法是多么虛妄。
人們生來就是不壹樣的。在漫長的壹生中,重要的也不是去和他人攀比。成長就是在自由的土壤中不斷試錯,去尋找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塑造自己。
我在以色列遇到的好多朋友,放到中國都是妥妥的“失敗者”。有的貳十好幾還沒決定學什么專業(yè);有的叁十出頭還無房無車;有的男大不婚,有的女大不嫁。但這些從不給自己設限,也不為他人而活的以色列人深深地吸引著我。他們可能學了日語又跑去學環(huán)境科學,可能連中文都不會就敢到廣州創(chuàng)業(yè);他們可能既是潛水教練又是法語翻譯,既是教務員又是搖滾歌手。他們讓我明白,只有在憑壹套僵化標準論斷人生價值的地方才有所謂的“失敗者”,而世界本充滿無限可能,找到天賦的每壹個人都不可替代。
我深深感恩自己在以色列有幸度過的每壹個夜晚和白天,感恩我在那里遇到的每壹個人,但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壹樣覺得自己被以色列溫柔相待。有朋友被蠻橫無理的以色列人氣得火冒叁丈,也有人覺得跟中國相比以色列只不過是個資源貧瘠的彈丸小國。我男朋友嫌在以色列沒有肉吃,最好的朋友嫌特拉維夫的建筑毫無美感。但是在十九年的人生中,我從來沒有哪壹個時刻過得像在以色列那么開心。
剛到以色列不久,我就興奮地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狂喜:“從來沒有那么期待過第貳天的上課鈴,也第壹次知道原來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那么激動人心!”早已遠渡重洋的學姐回復我說:“壹旦你體會過自由,就再也不會失去她。”
我想也許這就是我如此感恩以色列的原因。因為在這個地中海畔的國度,我第壹次體驗到了知識的樂趣,自由的美妙,生命如大海壹般浩渺的無限可能。因為在這個地中海畔的國度,來自山城的我第壹次解開箍在心上的枷鎖,找到了世界上的另壹個自己。
作者簡介:從2009年到2014年,作者從羅馬到南京、吉隆坡、以色列、美國、土耳其、北京,從“拼命證明自己與別人不壹樣”到感覺“每個人都能成為獨壹無貳的自己”,從高考失敗的焦慮抑郁到成為以色列最受關注的國際交換生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