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譯near0714在心理學裡,其中與服從有關,最為有名的壹項研究是由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所進行的。斯坦利·米爾格拉姆,耶魯大學心理學家,進行了壹項實驗。來探討服從權威與良心之間的內(nèi)心斗爭。他想要考驗在第貳次世界大戰(zhàn),紐倫堡審判中,因集體屠殺的被控告者...
譯near0714
在心理學裡,其中與服從有關,最為有名的壹項研究是由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所進行的。
斯坦利·米爾格拉姆,耶魯大學心理學家,進行了壹項實驗。來探討服從權威與良心之間的內(nèi)心斗爭。
他想要考驗在第貳次世界大戰(zhàn),紐倫堡審判中,因集體屠殺的被控告者的辯解。他們的辯護通常是建立在“服從”——他們僅僅是聽從上司的吩咐。
這項實驗于1961年7月開始進行,也就是納粹黨徒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判死刑的壹年后。米爾格拉姆設計此項實驗是為了找出“艾希曼及他的千百萬名追隨者,是否有可能只是聽從命令?我們能夠稱他們?yōu)樽冯S者嗎?”(米爾格拉姆,1974)
米爾格拉姆(1963)要研究德國人是否只是單純地服從上司的指令。因為這是世界貳戰(zhàn)中對納粹屠殺普遍的辯解。
米爾格拉姆通過報章刊登廣告來招募男性受試者于耶魯大學參與壹項在關于學習的研究。實驗的步驟是由受試者與另壹人配對,以抽簽決定哪壹位是“學習者”,哪壹位是“老師”。簽已被設計好,以讓受試者壹直都扮演老師的角色,而學習者則是偽裝成受試者的米爾格拉姆同伴。
學習者(華萊士先生)被帶到壹間房裡,手臂附上電極,而老師和研究者到另壹間房間。房間裡附有發(fā)電機,而發(fā)電機上有著壹排按鈕,分別被標記為1伏特(輕微電擊)至375伏特(危險:強烈電擊)至450伏特(xxx)。
米爾格拉姆實驗
目的:
米爾格拉姆(1963)想要找出在會對他人造成危害的情況下,人類服從命令的程度。斯坦利米爾格拉姆也想要了解老百姓多麼容易就會被影響而做出殘暴的殺戮,好比說,世界貳戰(zhàn)時期的德國人。
步驟:
志愿者被招募成為以學習為主題的實驗室實驗。有40名介于20至50歲,來自紐黑文的男性受試者,工作階層從非技術性工種至專業(yè)性工種。他們的到來都能取得4.5元。
在實驗的初期,他們被介紹給其他受試者,這些受試者實際上是實驗者(米爾格拉姆)的同伴。他們抽簽來決定他們的角色,學習者或老師,雖然這是已經(jīng)被設計,以及同伴壹直都扮演著學習者。也有壹位“實驗者”穿著灰色的實驗工作服,是由壹位演員所扮演(并非米爾格拉姆)。
耶魯互動實驗室的兩間房間被使用-壹間是讓學習者使用(裡頭有電擊椅),另壹間附有發(fā)電機的房間則是給老師和實驗者使用。
“學習者”(華萊士先生)被皮帶捆綁在帶有電極的椅子。在給予他成對的單詞單學習后,“老師”會提出壹個單詞,要求學習者從肆個選項中回想被提及單詞的成對的詞語。
每當學習者答錯壹次,老師就要電擊他們壹次,并逐漸增強電力。發(fā)電機上有30個開關,分別標記著15伏特(輕微電擊)至450伏特(危險-強烈電擊)。
學習者故意給出錯誤的答案,每答錯壹次,老師就會電擊他壹次。當老師拒絕電擊實驗者時,會開始下令以確保他們能繼續(xù)進行實驗。共有4種指令,如果其壹不被服從,實驗者(華萊士先生)將會繼續(xù)下令。
指令1:請繼續(xù)。
指令2:此項實驗需要你繼續(xù)進行。
指令3:繼續(xù)進行實驗是你必須要做的。
指令4:你得繼續(xù)進行實驗,你別無選擇。
結果:
65%(3分之2)的受試者(例如:老師),所能承受的電擊強烈度達到450伏特。所有的受試者所能承受的電擊強烈度達到300伏特。
米爾格拉姆進行超過壹種實驗-他在他的研究裡使用了18種變數(shù)。他做的是情景的改變(自變項)如何影響服從意愿(依變項)。
結論:
普遍來說,普通人都會聽從上司給予的命令,即便是殺害無辜老百姓的大屠殺。有史以來,服從權威是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
在人們面對正確的道德價值觀,或是基于法律的基礎下,就會服從其他人的命令。
這種對于權威合理化的反應,是從各種情景學習而來的,就如家庭,學校和工作環(huán)境。
原themilgramexperiment
作者:saulmcle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