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作者:魚爸來源:養(yǎng)育男孩,ID:breedboy01前幾天,一位媽媽說過完節(jié)就面臨一個很糾結的選擇。因為家里的一些特殊情況,她不得不考慮把1歲多的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放在自己的哥哥家,由媽媽幫忙照看。我聽了她的講述,覺得沒有到非跟孩子分離不可的境地。只是家里老人覺得她可以去上班,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壓力。老人勸說:“孩子小,給...
作者:魚爸
來源:養(yǎng)育男孩,ID:breedboy
01
前幾天,一位媽媽說過完節(jié)就面臨一個很糾結的選擇。
因為家里的一些特殊情況,她不得不考慮把1歲多的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放在自己的哥哥家,由媽媽幫忙照看。
我聽了她的講述,覺得沒有到非跟孩子分離不可的境地。
只是家里老人覺得她可以去上班,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壓力。
老人勸說:“孩子小,給誰帶都一樣”。
可是她跟丈夫還是不舍得,想把孩子留在身邊。
老人說小夫妻不懂事,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們這一代父母,很多很多人都有過留守的經(jīng)歷。
當童年時缺愛的孩子長大后,為人父母,更想著給孩子好的呵護,因為那樣的感受刻骨銘心。
而且身邊還有很多留守的小伙伴,已然在留守中迷失了自己。
我跟她說,如果不是被生活逼得沒有選擇,請堅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
黛安·倫曼斯有一首小詩寫到:
如果我能再次養(yǎng)大我的孩子,
我會先建立自尊,再決定蓋房子。
我會多用手指來畫圖,少用手指來指。
我會少教訓多溝通。
我會少用眼睛看表,多用眼睛看世界。
我會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
可惜的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且不能回轉,更不能重來。
錯過了真的就錯過了。
02
有很多的人都覺得孩子小的時候是不需要父母的。
理由是孩子小,誰帶都一樣。
其實這個理由是最站不住腳的,可是從純喂養(yǎng)的角度來說,卻看上去很有道理。
但是孩子不僅僅需要喂飽就行,他們還有心理需求。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談及個體發(fā)展時提到“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里的情感發(fā)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p>
心理發(fā)展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形成。
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為幸??鞓返娜?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他會一直都被自卑包圍著。
在孩子成長的初期,誰能給孩子最好的心理呵護?
當然不是心理學家,因為他們沒有你那么了解你的孩子。
也不是親戚朋友,他們會愛孩子,但其中還是會隔著一點東西。
最能勝任這個工作的就是父母。
03
過年的時候回老家,看到親戚家多了一個3歲的男孩。
那個孩子一見到我們就趕緊躲起來。
你叫他過來吃東西,他就在那扶著門看著你,怎么叫都不敢過來。
我拿了一點糖果給他,沒想到他趕緊跑了。
親戚說這個是一個表侄女的兒子。
因為孩子的父母在外邊生了第三胎,所以只能把這個孩子寄養(yǎng)在這邊,過年的時候也沒有回來。
吃飯的時候,那個孩子就乖乖地端著碗在旁邊的小桌子上吃,不吵不鬧。
看到其他的孩子玩,就一個人站在邊上看著。
飯后,大人們逗小孩。
有人就問他3加3等于幾。
他把手指放在身后掰了老半天,才怯怯地說等于7。
大人哈哈大笑,邊上的孩子說錯了錯了。
“他腦子笨啊!不要逗他?!庇H戚輕描淡寫地跟客人說。
只見孩子低著頭,臉脹得紅紅的。
沒有哭也沒有鬧。
這時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小小的他竟然出乎尋常的懂事。
因為親戚家本來就有兩個孩子,那兩個孩子常常在爺爺懷里蹦來蹦去,這個“外來”的他只能小心翼翼。
他就這樣被貼著標簽、有著跟自己年齡毫不相符的懂事。
在這樣的原生環(huán)境中成長,今后心理肯定會出問題。
溫尼科特同時指出“未成熟即離家的兒童所遭受的遠不至于親身體驗的憂傷,事實上達到了熄滅情感的地步?!?/p>
他在實際調研中發(fā)現(xiàn),那些心理定位上被摧毀的兒童,一般是那些原來在家就缺乏好的照料的孩子,而早期照料良好的兒童更能夠很好地駕馭環(huán)境。
很多案例指出:很多問題孩子,小時候都常常表現(xiàn)出壓抑性的乖巧。而到了青春期,他們的問題就報復性地出現(xiàn),容易發(fā)展出反社會人格,叛逆,形成壞的癖好等。
所以,當父母將來有一天,捶胸頓足地教訓孩子時。
內心最后悔的應該是當年沒有好好養(yǎng)大孩子,想要重來一次就好。
感慨自己的親生孩子,竟然形同陌路。
我想對一個孩子最大的傷害,往往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不在。
而在孩子長大后不需要你的時候,你卻緊緊跟著,步步相逼。
04
你也許永遠無法知道,在那么一些時刻,孩子是那么渴望你的出現(xiàn)。
渴望你的陪伴和擁抱。
他曾非常非常愛你,想跟你說話,想聽你說話。
記得有一次,天空下著小雨。
我在兒子幼兒園前廳的一棵樹下躲雨。
一邊等著孩子放學,一邊看著小班的孩子們陸續(xù)離園。
操場上滿滿的歡聲笑語,孩子們拉著媽媽或者老人的手回家去。
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在側面的那棟教學樓門口一閃一閃。
那是一個3歲左右的男孩,背著大大的書本,抬著頭看著大門。
他盯著一個又一個進來的人,等著自己媽媽的出現(xiàn)。
可是等了很久,媽媽還是沒來。
看到他泛紅的眼睛,老師蹲下來安慰他說:“也許媽媽堵車了,快來了,快來了!”
孩子就一直在那等著,依靠在門框,吹著冷風,小小的頭一直仰著,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大門的方向。
我當時看到這個孩子,真的想過去抱抱他。
做了父親之后,我感覺自己的心更柔軟了。
看到他就好像看到兒子在那兒等我一般。
所以每次我騎車的速度就會不由自主地加快。
希望在他抬頭的瞬間,能看到我臉。
然后相視一笑,歡快地朝我奔來,大手緊緊地拉著小手。
最后,當我拉著兒子的手離開大門的時候,我回過頭看見那個孩子還是站在那門邊,等著媽媽。
風聲中還夾著幾聲:“媽媽呢!媽媽哪里去了,媽媽來了嗎?”
還有老師的安慰聲。
我懂這個孩子小小的期盼,還有心里對母親的愛。
可是媽媽呢?卻并不一定能感受到孩子的這份期盼和愛。
因為很多時候,大人的心已經(jīng)被繁重的生活裹住了,一層又一層。
有人說,生活很苦,把孩子放家里是迫不得已。
當然,做父母是一件不輕松的活,沒有捷徑可走。
但是千百年來,我們還是有著含辛茹苦撫養(yǎng)孩子的父母。
而且,親手撫養(yǎng)孩子的快樂和滿足,是任何工作都比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愛能溫暖孩子一生。
作者介紹: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公眾號:養(yǎng)育男孩(ID:breedboy)(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chuàng)分享親子養(yǎng)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系建造知識,新書《剛剛好的養(yǎng)育,如何培養(yǎng)高情商的孩子》熱售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