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在心理咨詢過程,為了分析來訪者產生問題的根源,常常會涉及他們的成長經歷。近幾年來,在前來咨詢的來訪者中,我發(fā)現,從小聽話的孩子,長大后問題反而特別多,為什么會這樣?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心理學上有一種認識,人性的核...
在心理咨詢過程,為了分析來訪者產生問題的根源,常常會涉及他們的成長經歷。近幾年來,在前來咨詢的來訪者中,我發(fā)現,從小聽話的孩子,長大后問題反而特別多,為什么會這樣?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心理學上有一種認識,人性的核心在于內部有一個“本能的內核”,它希望擺脫外界控制,朝向滿足自我選擇、自我實現方向發(fā)展,成為自己支配自己的人。人總是希望實現自己的需要,因為只有本人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有當人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時,這個人才不容易出現問題。在變化的世界中,人經常進行選擇,如果能遵循自己的內在需要,忠實于自己的本性,做出與自己需要相符的選擇,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才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從小聽話的孩子,很多時候,為了得到“我是一個好孩子”“我是一個乖孩子”的積極評價,常常忽略自己真正的需要,他們在選擇自己的行為時,經常是為了“不犯錯誤”。如孩子作業(yè)完成了,家長要求孩子練鋼琴,這時,孩子真正的需要是和朋友一起去玩球,但家長多次教育: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等,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是乖孩子,就去練鋼琴。結果是:他得到了“真是個好孩子”的表揚,但自己玩球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沒有滿足的愿望使他內心產生缺憾。但聽話的孩子,是不能表達自己的缺憾的,否則就成了不聽話的“壞孩子”了。聽話的孩子,往往通過壓抑和忽略的方式來對待自己沒有滿足的愿望。壓抑也好,忽略也罷,并不是真正的需要就不存在了,這種需要一直在躁動著,在試圖尋求滿足,但卻總也得不到。我們試想,如果一個人真正的需要總得不到滿足,他的快樂和舒適從何而來?因此,這樣的人會問題多多。
從小聽話的孩子,常用順從去滿足長輩,長大后,甚至用討好的方式來獲得別人的正性評價,他們選擇行為時,特別看重自己的面子,常以證明自己是“好人”、“正常人”為標準,這是一種虛假的自體發(fā)展,這種順從,造成與人性的核心保持一種隔離狀態(tài)。所以,過于順從聽話的孩子,長大后,個人真正的需要常常是缺失的,在與別人對比中,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有明顯的自卑心理,他們喜歡通過從眾的方式來選擇行為,是為了別人眼光而活著的人,他們過著孤立虛假的生活,與人建立虛假的關系,不能自然地活動,缺少真實感和生命意義感,因此,對于正在養(yǎng)育孩子的父母而言,“順從聽話”不應該成為衡量孩子的標準!
人最難認識的就是認識自己,要解決此問題,重點在于讓他們領悟到:是什么原因使自己保持了現在的這種行為,而不是滿足自己的真正需要。同時,幫助他們建立這樣的理念: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締造者,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選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