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 心理熱點 > 正文
導讀興趣班是屬於孩子學習之外的特長,像孩子很多家長爲了孩子能全面發(fā)展,給孩子報了一堆興趣班,其實興趣班選擇好了,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孩子做什麼都能勝任,但是如果選不好,不僅浪費金錢,還影響孩子的學習。孩子學什麼興趣班對孩子上學有幫助1、舞...
興趣班是屬於孩子學習之外的特長,像孩子很多家長爲了孩子能全面發(fā)展,給孩子報了一堆興趣班,其實興趣班選擇好了,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孩子做什麼都能勝任,但是如果選不好,不僅浪費金錢,還影響孩子的學習。
孩子學什麼興趣班對孩子上學有幫助
1、舞蹈:小女孩學習舞蹈,不僅是爲了讓自己拉伸筋骨,塑形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學會一種自我塑形的方法,學會了舞者對自己的要求和塑形的方法,是受益終生的。
2、跆拳道:強身健體是每個小朋友,乃至每個大人都需要的。
3、樂高:樂高雖然是積木的搭建和拼插,但是,每節(jié)課老師都會講授一種工業(yè)設備的搭建,並在中間穿插講解生活也物理的知識。
4、棋類:下棋是一種開拓思路的項目。一環(huán)套著一環(huán),一眼可以看到五步棋,甚至十步棋,無形中開拓了棋手的思維。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下棋可以磨練孩子的性格。
孩子學什麼興趣班比較好
1.體能素質(zhì)類
散打、跆拳道、瑜伽、舞蹈、籃球、足球等球類,屬於體育運動類,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的鍛鍊,建議培養(yǎng)孩子其中一項。
2.藝術(shù)類
包括舞蹈、歌唱、鋼琴等各種樂器之類的興趣班,可以在徵詢孩子的意見後選擇性報讀。當然如果孩子沒有特別想法,也可以待定,或者自己認真觀察孩子在面對這類時候的情緒變化。
3.培養(yǎng)思維類
象棋、圍棋、機器人、樂高、書法、畫畫、魔方之類的,總之,這一類屬於身靜腦動的興趣班,可以根據(j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和興趣選擇。
4.人際交往類
主持人、表演、團體性的運動等,都屬於能鍛鍊人際交往的興趣,可以按實際情況選報。
5.生活技能類
推薦游泳,而且義務教育階段,游泳應該是要逐漸成爲必修技能了,如果你的孩子喜歡,那麼選擇游泳是非常不錯的。
不過具體讓孩子學什麼興趣班,還是要看家長想讓孩子學什麼,還有孩子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綜合判斷,要給孩子報什麼樣的興趣班。家長們可以在好多興趣班上挑選自己想要報名的興趣班。
如何幫助孩子選一門合適的興趣班?
1、以興趣爲前提,遵從天賦和特長,開發(fā)內(nèi)在潛能
我們讓孩子上興趣班的意義,是爲了幫助孩子發(fā)掘自己的興趣並培養(yǎng)興趣,通過學習和練習,使它變得更有價值。報興趣班本是件好事,能充實孩子的空閒時間,減輕家長帶娃的壓力。但是興趣的選擇要深思熟慮,最關(guān)鍵的是要以孩子的興趣爲前提,遵從孩子的天賦和特長,開發(fā)孩子內(nèi)在的潛能,這樣才能使得“興趣”不失去意義,讓孩子樂於堅持,並學有所成。
比如媽媽可能覺得鋼琴優(yōu)雅,爸爸覺得圍棋修身養(yǎng)性,奶奶覺得芭蕾舞姿高貴,爺爺覺得足球強身健體,殊不知孩子只喜歡唱歌。不要自以爲對孩子好,讓孩子做不喜歡的事,耽誤孩子擅長的領(lǐng)域發(fā)展。興趣無從談起,還會徒增壓力,讓孩子產(chǎn)生厭學心理。
2、多嘗試,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
家長要給孩子多領(lǐng)域的嘗試機會,使其擴大接觸範圍,拓寬視野,有助於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並發(fā)展自己的興趣,也是幫助孩子的自我成長,讓他從中找到更多的自信和力量。
3、孩子的興趣在精不在多
雙減政策下,課內(nèi)作業(yè)的松減,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投入興趣學習。但面對五花八門的興趣班項目,家長也患上了“選擇困難癥”,一時不知該選哪個好。有的孩子甚至同時上幾個興趣班。但其實孩子的承載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孩子多學並不等於多會。往往可能適得其反,讓孩子失去興趣,甚至產(chǎn)生厭惡、恐懼感,最後什麼都沒學好。
4、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
當我們的孩子想以某項興趣爲技能,並且希望“精通”,不僅需要儘早努力,還需要有目的性地“訓練”。任何形式的學習,貴在堅持,貴在勤奮。讓興趣成爲孩子的老師,成爲孩子夢想的翅膀,搭上興趣的帆船,讓孩子真正乘風遠航。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不能隨意,選擇的時候需要結(jié)合孩子的個性特點以及意願,激勵他堅持併成爲一種習慣。興趣誠可貴,堅持價更高,未來必將成爲其一生的驕傲。
5、家長不能過於注重結(jié)果,忽視過程
孩子的興趣非常重要,無論孩子在興趣班學習的是什麼,家長不應該抱著學了什麼就一定要出成果的心態(tài)。家長要關(guān)注孩子在學習當中的性格、三觀和品格的建立。家長千萬不要用“我都是爲了你好”隨意爲孩子做決定,就算再小的事情也要跟孩子商量、溝通。只有足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纔可能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