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來源:心理學與生活(ID:psy_life)-01-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孤單。經(jīng)過了壹些歲月,或許每個人都在某個時候會體會到孤獨。懷念過去是壹種孤獨。我們累,卻無從停歇;我們苦,卻無法回避。這個時候,我們常常懷念過去,有可能過去是真正輕松快樂的,也"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陳武來源:心理學與生活(ID:psy_life)-01-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孤單。經(jīng)過了壹些歲月,或許每個人都在某個時候會體會到孤獨。懷念過去是壹種孤獨。我們累,卻無從停歇;我們苦,卻無法回避。這個時候,我們常常懷念過去,有可能過去是真正輕松快樂的,也...
越長大,越孤單。經(jīng)過了壹些歲月,或許每個人都在某個時候會體會到孤獨。
懷念過去是壹種孤獨。我們累,卻無從停歇;我們苦,卻無法回避。這個時候,我們常常懷念過去,有可能過去是真正輕松快樂的,也可能,過去也有很多遺憾。不論如何,現(xiàn)狀是忙碌中的逃避,過去則是逝去了的充實。
被世界忽略是壹種孤獨。發(fā)個朋友圈,半天沒人理睬。在群里發(fā)個言,沒有任何回復。叁天吃了兩頓飯,沒有壹個人知道...這是壹種“宅”式孤獨。
沒有感同身受是壹種孤獨。有些人相互輕蔑,卻又彼此往來。有些人不缺“朋友”,壹起吃飯、玩、看電影都能找到人,可是真正認可自己、懂自己的人卻是難尋的。因此,很多的熱鬧之后是更大的空虛,很多狂喜之后是更大的落寞。不合群的孤獨是表面的,合群的孤獨才是內心的。這種孤獨是不能敞開心扉,不能真正融入生活。
如果說以上的孤獨都是實在的,那么有壹種孤獨則可能是壹種錯覺,那就是社會比較而來的孤獨。
某人在知乎上說:拉著床簾。寢室有人在唱歌,有人在打電話,有人在聊天,在笑。我抱著書,眼淚啪的落下來……我卻不敢發(fā)出任何聲音來……
社會比較而來的孤獨,是我們總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精彩,別人過得比自己輕松,別人有更多的朋友,別人有更幸福的人際關系。
Deri等人(2017)的研究表明,社會比較而來的孤獨可能是壹種錯覺。對于社會生活,我們存在壹種天然的偏見:自己不如別人。
其實,人并不是在很多方面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恰好相反,在很多方面,我們都存在“自我提升偏差”,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比如,大約70%的人認為他們的能力比平均水平高;大約80%的人認為他們的情感控制要比平均水平強;大約90%的人認為他們的道德水平比平均水平要高??墒牵谏鐣罘矫?,我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研究者通過6個研究來證明了這種效應的存在。具體如下:
研究1,首先,什么是社會生活?研究者認為社交生活圍繞著他們認識的人以及他們去的地方展開:比如深夜與親密朋友聚會,與熟人壹起出游,與家人和親人共同分享喜悅,等等。如果人們認為別人的社交生活比他們自己的社交生活更豐富,更有活力,那么他們會認為其他人認識更多的人,擁有更多的朋友,并花更多的時間進行社交。因此,在研究1中,研究者設計了6個核心問題直接讓被試比較自己與其他人分別在6個方面的社會生活誰更豐富。這6個問題是:你和其他人:誰有更多聚會/誰有更多朋友/誰的社交圈更廣/誰更經(jīng)常出去聚餐/誰有更多的社交圈/誰和大家庭的互動更頻繁?
結果發(fā)現(xiàn),不論對于單獨的每個問題,還是對于6個問題的總和,被試均認為自己的社交生活不如其他人(如認為自己的朋友更少、社交圈子更小、聚餐更少等)。尤其是在聚會方面,有超過80%的人都覺得周圍其他人的聚會比自己多。
壹項研究的結論可不可靠,往往與被試的選取很有關系。如果某個結論只適合這部分被試,對另外的人不適合,那這個結論就不能推廣。于是,為了證明研究1的結果不僅僅適用于特定人群,研究者在研究2中擴大了被試范圍。
研究2,研究者分別選取了50名超市消費者、99名康奈爾大學的學生、1111名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等叁個群體進行研究。研究2中,給被試的問題與研究1大同小異。結果發(fā)現(xiàn),對這叁部分被試,均得到了與研究1壹致的結果:自己的社會生活比熟悉的其他人更差。
值得壹提的是,研究者假設,人們之所以覺得自己的社會生活不如別人,可能是因為被試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生活中那些社會生活特別豐富的人更容易進入他們的腦海,從而讓自己形成上行社會比較。于是,在大學生為被試的研究中,研究者給了被試壹個額外的任務:在你進行比較的時候,哪些人進入了你的腦海?同時對這些人的社會生活豐富程度進行評定。結果發(fā)現(xiàn),大學生被試確實是更多把那些社會生活比較豐富和活躍的人拿來作為比較對象,75%的人是在進行上行比較。
壹項研究的結論可不可靠,還與研究方法的選擇密切相關。研究1和研究2雖然為研究假設提供了初步的證據(jù),但在研究方法上可能存在兩方面的問題:其壹是給被試的問題都是進行直接比較,這種直接比較本身就更容易產(chǎn)生偏差;其貳是當需要比較的特征或行為不常見或比較模糊時,主觀口頭比較可能會引起偏差。于是,研究者在研究3中讓被試對自己以及熟悉的其他人在相關社會生活方面進行更客觀的定量評估。
研究3A,問題與研究1是壹致的,只是不再把自己與別人進行直接比較,而是讓被試評估具體的數(shù)量(如,你/熟悉的他人,每個月大概有幾次聚餐?0,1,2,3,4,5,6,7+)。結果發(fā)現(xiàn),與他人相比,被試認為自己的社交生活更差。
研究3B,被試閱讀社交圈子的壹段描述材料,說明有些人離社交中心更遠,有些人可能更近,然后將5類人(自己/好朋友/網(wǎng)友/班上的同學/壹般熟人)分別放入5個相互嵌套的同心圓中的不同層級中,越是靠近中心圓,表示越處于社交圈的中心。結果發(fā)現(xiàn),被試認為其他幾類人(除同學外)都比自己更加靠近社交圈的中心。
研究4,為了證明被試只是在社會生活上存在這種負面偏差(即自己不如別人),研究者根據(jù)研究1的6個問題,設計了6個非社交問題:你和其他人,誰更常去雜貨商店/誰有更大的詞匯量/誰有更多鄰居/誰更經(jīng)常做飯/誰收到更多垃圾郵件/誰與陌生人交往更多?結果發(fā)現(xiàn),被試認為自己比他人的社交生活更差,但自己在非社交活動上比其他人更好。說明,被試在社會生活上表現(xiàn)出自我貶損效應,但在非社會生活上表現(xiàn)出自我提升效應。
研究5,在研究2大學生為被試的那項研究基礎上,進壹步考察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上表現(xiàn)出自我貶損效應的原因可能來源于上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被試在進行比較的時候,的確主要想起的是那些社交豐富的人。
研究6,考察了社會生活比較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與社會生活豐富的人進行比較會導致生活滿意度降低,社會生活的比較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主要受到比較對象的影響。
-03-通過上面的研究可知,孤獨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覺得只有自己孤獨,別人都過得很精彩那恐怕是想多了。我們容易產(chǎn)生壹種錯覺:自己獨守空房,別人都在歡樂場。
為何我們在關于自我的其他方面(比如能力、道德)是自我提升的,而在社會生活方面則是恰好相反呢?為什么偏偏會覺得自己更加孤獨呢?原文中并沒有很深入地回答這個問題。
我想,可能的原因是,社會生活,包括其可能會產(chǎn)生的孤獨并不像能力、道德那么簡單。能力和道德,壹般來講,是越有能力越好,這樣有壹種控制感,越道德越好,這樣不會有內疚感和羞恥感。但是,社會生活卻不是如此。
誠然,社會生活對于人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豐富的社會交往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鮑爾比在其著作《依戀與喪失》中說:對他人親密的依戀就如同輪子的軸心壹樣,每個人終其壹生都在圍著它旋轉——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稚齡學童到青春少年,從風華正茂到垂垂老矣。壹個人可以從這些親密關系中汲取生命的力量與歡樂,也可以通過無私的奉獻把力量與歡樂給予他人。
但是,社會生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社會生活也不是越豐富就越好。正如在文章開頭的部分提到,熱鬧與狂喜的背后,可能是更大的空虛與失落,因為我們終將,面對自己。
人終其壹生都被兩種完全相反的力量操縱著,壹種是對陪伴、愛及所有能讓我們親近同類的關系的渴望,另壹種則是對獨立、孤獨和自主的向往。人的存在,除了為了他人乃至人類的幸福而存在,也為了自我的獨立而存在。
我們需要處理好與周遭的人際關系,也要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這,或許就是獨處的意義,或許就是覺得其他人的社會生活比自己豐富的進化意義。這種獨處,壹方面會帶來孤獨感,另壹方面,又教會人與自己最深處的需要和情感進行溝通,從而尋求自我存在的終極意義,尋求最終面對死亡的勇氣。畢竟,生時,可以有無窮的陪伴,但死亡是任何人都陪伴不了的,只有自己去面對。或許,那些放棄生存希望并最終自殺的人,并不壹定是社會生活有很大問題,而是放棄了任何掌握個人自主性的嘗試,逐漸失去了能夠與自己相處的能力。
孤獨不需要逃避,而是壹種發(fā)現(xiàn)自己并走向成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