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杉01最近看的壹部電影,是朱麗婭·羅伯茨主演的《美食、祈禱和戀愛》,很是喜歡,以至于忍不住在兩天之內(nèi)貳刷,有壹些景色,太精美,有壹些臺詞,被深深觸動。電影中,主人公莉茲·吉爾伯特是壹名暢銷書作家,但事業(yè)的成功并沒有帶給她內(nèi)心的幸福。影片" /> <source id="nqua9"><video id="nqua9"></video></source>
  • 當(dāng)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你525心理網(wǎng)有自己的專屬詞嗎?

    更新日期:2021-08-27 11:12:26  來源:m.pltea.cn

    導(dǎo)讀">若杉01最近看的壹部電影,是朱麗婭·羅伯茨主演的《美食、祈禱和戀愛》,很是喜歡,以至于忍不住在兩天之內(nèi)貳刷,有壹些景色,太精美,有壹些臺詞,被深深觸動。電影中,主人公莉茲·吉爾伯特是壹名暢銷書作家,但事業(yè)的成功并沒有帶給她內(nèi)心的幸福。影片...

    ">若杉


    01


    最近看的壹部電影,是朱麗婭·羅伯茨主演的《美食、祈禱和戀愛》,很是喜歡,以至于忍不住在兩天之內(nèi)貳刷,有壹些景色,太精美,有壹些臺詞,被深深觸動。

    電影中,主人公莉茲·吉爾伯特是壹名暢銷書作家,但事業(yè)的成功并沒有帶給她內(nèi)心的幸福。

    影片剛開始,她便和丈夫離了婚,準(zhǔn)備踏上為期壹年的自我尋找以及自我救贖之旅。

    臨行之前,她情緒激動地好友解釋不得不走的原因。她說:“你知道我今天早上醒來是什么感覺嗎?什么感覺都沒有,沒激情,沒活力,沒信仰,沒靈感,什么都沒有,我必須擺脫這種狀況,壹想到今后我都會是這種狀況,我都被嚇?biāo)懒??!?/p>

    這樣的無助,無方向,只想逃離的時刻,大概,我們每個人都曾經(jīng)有過。

    只是,主人公真的選擇了出走,清空自己,給自己壹年的假期,重新整理和找回自己。她去了叁個地方,意大利、印度和巴厘島。

    正如電影的名字《美食、祈禱和戀愛》,對于莉茲而言,每壹個救贖之地,都有著壹個美麗的關(guān)鍵詞。

    意大利的關(guān)鍵詞是“美食”,盡情地和pizza談壹場戀愛,不再考慮節(jié)食和減肥,不再企圖取悅?cè)魏我紓€男人,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享受每壹塊pizza,每壹次餐美食,而后,和女友大笑著,去為自己選壹條更大碼的牛仔褲。同時,她學(xué)習(xí)意大利語,認(rèn)識新的朋友,學(xué)著像意大利人壹樣,享受無所事事的快樂。

    印度的關(guān)鍵詞是“祈禱”,她學(xué)習(xí)冥想、做義工,參加當(dāng)?shù)厝说幕槎Y,開始學(xué)著原諒自己,為尋找內(nèi)心真正的平衡與平靜。

    而美麗的巴厘島,它的關(guān)鍵詞則是戀愛,因為遇上壹個對的人,讓她忘記曾經(jīng)在感情上受過的傷,重新學(xué)習(xí)去愛,學(xué)會去愛。

    叁個旅行地、叁個關(guān)鍵詞,每壹處有每壹處的精彩和意義,讓主人公讓莉茲從之前的慌亂中成功走出,開始有了從心底發(fā)出的、只屬于自己的燦爛笑容。

    印象最深刻的壹個場景,在意大利,莉茲和幾個朋友聚餐,席間,壹個朋友提起:如果仔細想想,就會發(fā)現(xiàn),每壹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詞,比如,提到倫敦,你會想到“窒息”,提到斯德哥爾摩,會想到“舒適”,紐約也有她的專屬詞叫“欲望”或者“煤煙”,而羅馬的詞是“性感”。

    這時,朋友轉(zhuǎn)而問她:“莉茲,你的詞是什么呢?”

    她說:“我的職業(yè)是‘作家’”。

    朋友提醒她,“那只是你的職責(zé),并不是你”。

    看到這里,我被瞬間擊中,本能地按下暫停鍵。是啊,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詞,它只屬于自己,有自己的風(fēng)格和味道,不是職業(yè),不是某個角色,而是比名字更能代表自己的詞。

    那么,我的詞是什么呢?


    02


    正如電影中所說,我可以說,我是心理咨詢師,是剛剛出過壹本書的“寫作者”,或者曾經(jīng)我是學(xué)生,是記者,是壹名職場獵頭……

    但是,這些都只是職業(yè)名稱或者某壹個時期的身份,是社會定義下的我,而我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呢?

    我想到了“自由”,這些年,無論出國留學(xué)也好,還是從記者轉(zhuǎn)到獵頭又轉(zhuǎn)到心理咨詢師、寫作者,角色輪回轉(zhuǎn)換,甚至,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律”貳字,納入自己的世界。

    無非是為了“自由”貳字,可以在合適地時候“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職業(yè);自由地擁有對每壹寸時光的支配權(quán),而不必朝九晚伍被束縛;能夠在努力工作之余,把“畫畫”這個擱置已久的愛好提上日程,也能隨時提包回家看望家人;還有,選擇了自媒體而不是體制內(nèi)的壹名記者的工作,無非是為了文字的自由,可以寫想寫的人,想分享的故事。

    想要做公眾號初期,為自己寫下的slogan:人生最大的理想是: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寫不同的文章。

    如今看來,這其中,也滿滿都是自由的味道。

    所以,如果要為自己找壹個專屬詞,“自由”怕是當(dāng)仁不讓。雖然未曾刻意總結(jié)追求過,就這么自然而然的流淌在我的每壹次選擇、甚至每壹天的生活中。

    想到這里,突然覺得踏實,還好,我有自己的詞。

    而后,想想周圍的朋友,其實,每壹個人,都在不經(jīng)意間,書寫著自己的詞。

    比如,朋友A的專屬詞是“金錢”,所以,這些年,拼進全力的努力加班掙錢,完成財富的積累。我從不認(rèn)為,愛錢是難以啟齒的事情,她努力掙錢、努力為自己掙某種“安全感”的樣子,我覺得很美。

    而朋友B的專屬詞是“穩(wěn)定”,所以,她在穩(wěn)定的工作壹做就是8年,享受著安穩(wěn)工作帶來的踏實感,和每天準(zhǔn)時下班,為自己寫壹幅字,做個蛋糕,插壹束花的小確幸。

    至于朋友C,她的專屬詞是“努力”,這些年,無論在工作還是妻子、母親的角色上,她都做得很努力,努力讓自己生活的每壹份分鐘,每壹種角色都完美。

    ……

    這個自己的專屬詞,遠遠不止是壹個小小的定義自己的詞,它體現(xiàn)的其實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最核心的價值觀和生活選擇,因為愿意這樣定義自己,所以,大到職業(yè)選擇、小到每壹餐飯,每壹次旅行地的選擇,都從這個詞出發(fā),貫穿在生活的每壹個細微之處。

    03


    寫到這里,很想問問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有自己的專屬詞嗎?是旅行、美食這是具體的詞匯還是諸如獨立、成立,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

    還是,提到自己的專屬詞,只能想到“xx的母親”、“xx的妻子”或是“xx公司的員工”這些被他人定義過的角色。

    如果情況如此,愿你從此刻起,開始為自己尋找壹個屬于自己的詞,因為你就是你,不該被任何的“前綴”所定義。

    這個找尋自己專屬詞的過程,可以如電影中的主人公莉茲壹般,是壹次長程的旅行。

    可以大到換個工作,換個城市生活,也可以小到對壹件陌生事物的嘗試,比如,第壹次跳傘,第壹次滑雪,第壹次吃生章魚。

    這些嘗試的過程,會慢慢幫你定義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詞。

    如果,你依然迷茫,無從下手,推薦你去踐行《重塑幸福: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模樣》的作者馬克·曼森提出的“做些什么”原則。所謂“做些什么”原則,就是在沒有選擇、沒有方向,生活混沌沒有指向的時候,隨便做點什么就好,這個“什么”可以是最小的合理行動,可以是任何事情。

    因為很多事情,最難的不是實施計劃、完成目標(biāo)的過程,而恰恰是0到壹、甚至0-0.1的部分,所以,“做些什么”原則,讓你拋棄對結(jié)果的過度追逐,拋開“如果失敗了怎么辦”的壓力,隨意的做些什么,想要的方向和結(jié)果,反而在這個“做些什么”的過程中,慢慢清晰和明確。

    還記得那個古老的意大利笑話嗎?

    有壹個窮人每天都在壹個偉大的圣人的雕像前祈禱說:

    “敬愛的圣人啊,懇求你,懇求你,讓我中彩票吧”!

    最終,惱怒地雕像動了起來,低頭望著那祈禱的人說:

    “我的小孩啊,懇求你,懇求你,先買張彩票吧!“


    -End-


    作者介紹:若杉,心理咨詢師,專欄作者。已出版作品《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個人公眾號:若杉生活(Rosan_life).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