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規(guī)則意識 > 正文
導讀 有一對夫妻,他們有一個兒子,讀初中二年級。夫妻倆平時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品行上,都非常優(yōu)秀。兒子很懂事,比較體諒父母的辛苦,也很聽父母的話。只要不是...
有一對夫妻,他們有一個兒子,讀初中二年級。夫妻倆平時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品行上,都非常優(yōu)秀。兒子很懂事,比較體諒父母的辛苦,也很聽父母的話。只要不是特別離譜,兒子都會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親子關系還不錯。
有一天,兒子一個非常要好的同學要過生日,請了幾個朋友去參加生日Party,兒子也在邀請之列。因為時間定在周六,第二天不需要上課,夫妻倆都同意了。但他們有一個要求,要在晚上9點半之前到家,兒子也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兒子下午5點出門,和幾個同學玩得很開心。吃過晚飯之后,過生日的同學提議去KTV唱歌,大家一起去了。由于玩得太投入,兒子一時忘了時間,他一看手機都過了9點半了,還有幾個爸爸媽媽的未接來電。他心里一慌,正要回電話,發(fā)現(xiàn)手機電量不多了。于是他打算先回家,到家之后再和父母解釋。
不巧的是,由于KTV所處的位置有點偏,兒子等了半天才打到車。當他火急火燎地趕到家時,已經(jīng)過了十點半了。夫妻倆在家里心急如焚,打了半天的電話,聯(lián)系了好幾個同學的家長。當兒子到家時,兩個人都在氣頭上。他們沒有批評,也沒有打罵,而是把兒子關在門外,不管兒子如何敲門,他們都不開。兒子就這樣在門口外面待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夫妻倆氣消了,讓兒子進了家。從那天開始,兒子再也不和父母說一句話。父母道歉也好,生氣也好,用盡各種方法也沒用。兒子每天正常地上學、放學,就是不搭理父母,把他們當成了空氣一般。
夫妻倆急得不得了,無奈之下,他們求助于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師告訴他們,由于他們對兒子的高壓政策,他們在親子溝通中出現(xiàn)了緘默效應。兒子的沉默其實是一種反抗,表達的是對父母的不滿。這個問題,解決起來需要時間。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雖然會在皮鞭面前屈服,但那只是表面上的服從,內心卻充滿了反叛、仇恨等復雜情緒。人們在面對統(tǒng)治者時,會刻意挑對方喜歡的、迎合對方的話來說,盡量避免說讓對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價值的話,這就是“緘默效應”。
在親子教育中,父母相對孩子而言,是權威般的存在。父母出發(fā)點是為了孩子好,想讓孩子聽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意無意地使用強迫手段,而這些方式都會對孩子造成一些壓力。如果孩子能夠及時釋放掉這些壓力還好,如果孩子既無法消化這些壓力,又不敢反抗父母,可能就會變得沉默寡言,用無聲的反抗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產(chǎn)生緘默效應。
從根本上來說,每個人都想充分表達自己,希望自己被傾聽、被理解、被認可。特別是小孩子,他們天性單純活潑。如果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不恰當,他們容易受到傷害。在父母的高壓政策面前,孩子會通過沉默來保護自己,但內心是不忿的。通常情況下,父母的以下行為可能會觸發(fā)緘默效應的產(chǎn)生。
父母對孩子的需求長期缺乏回應。
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除了睡眠時間,孩子在每一刻都想表達自己。他們發(fā)現(xiàn)墻壁上有一個光影,他們用積木搭出了一個新造型,他們新畫了一幅畫,他們遇到了難題……他們必須要立刻說出來,并且需要得到及時的回應。
但是,父母可能在忙,可能覺得孩子小題大做,也可能是因為懶,于是就敷衍、不回應,甚至指責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已經(jīng)知道,父母總是不回應他們。所以,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他們不再告訴父母,而是選擇沉默。延伸到其他方面,他們也不愿意和父母溝通,親子關系也在無形中變得疏離。
父母經(jīng)常采用打壓式的方式教育孩子。
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不太能容忍孩子犯錯,經(jīng)常采用批評、指責、打罵、冷暴力等方式教育孩子。也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比較高,孩子總是達不到他們的期望值,一直在打擊孩子。
在這種教育方式中長大的孩子,因為害怕、因為不滿,慢慢變得沉默。他們看上去乖巧聽話,其實只是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有了需求和困難也不敢對父母說。他們的內心是壓抑的,也難以體會到真正的快樂,以至于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還有一種父母,經(jīng)常出爾反爾,言而無信。
對孩子說過的話和許過的諾言,有的父母是忘了,有的父母是改主意了,有的父母只是為了撫慰孩子??傊?,最后沒有兌現(xiàn)諾言。一次兩次可以理解,如果經(jīng)常如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
父母對孩子言而無信會給親子關系帶來極大影響。剛開始孩子會哭鬧,會指責父母。時間長了,孩子連指責的話也不愿意說了。由于不相信父母,孩子也就不想再和父母溝通,因為說了也沒用,孩子在父母面前變得越來越沉默。
針對以上行為,孩子的沉默是對父母的無聲反抗,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在溝通不平等的情況下,在強權的陰影下,孩子只能通過拒絕溝通來維護自我和獲得心理上的平衡。而孩子的沉默不僅對親子關系不利,還會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
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要放下自己的身份,學會和孩子平等對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盡量避免打壓式教育。讓孩子無論遇到什么問題,無論有什么話,都可以第一時間想到你,愿意把內心真實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告訴你。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載。